孙继皋
朱阁层层绮户开,今时碧玉号多才。 相逢乍问郎年少,几度章台折柳来。 注释与赏析: 1. 首句“朱阁层层绮户开”,用绚丽多彩的楼阁和华丽的门扉描绘了一幅盛世的景象。 2. “今时碧玉号多才”,指出在那个时代有众多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 3. “相逢乍问郎年少”,描述了诗人与某位年轻英俊男子的初次相遇。 4. “几度章台折柳来”,暗指两人之间曾有过多次的离别和重逢。 译文:
【解析】 此为送别之作,写送别之情。首句“绿酒黄花”是送别的礼物,点明送别的时间是在秋天。次句“高城远雁”是诗人的居处在城外,而管山人要去山东。三、四两句写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不堪闻”是形容听到高城和远去的大雁的声音,感到十分难受。“随风若到天门观”是设想友人到达天门观后会做什么,这里暗指朋友会像仙人那样乘风而去;“为寄峰头一片云”是诗人想象朋友会将所见到的美景画成一片云寄给作者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春风面面翠钿新,一片兰心好自亲。 “春风面面翠钿新”,春风象征着生机与活力,而“翠钿”则指精致的首饰,这里可能指的是女子的发饰或妆容。整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女子的美丽形象,春风拂面,使得她的脸庞显得更加娇嫩可爱。同时,“翠钿新”也暗示了她的装扮是新鲜的、时尚的。 “一片兰心好自亲”,这里用“兰心”来形容女子的内心纯洁美好,如同兰花一般高雅
诗句解析 1 不唱人间行路难: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人间旅途艰难困苦的感慨,但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豁达和超脱。"不唱"意味着不抱怨,"人间行路难"则反映了现实中的种种不易。 2. 飘零早已客长安:诗人说自己已经像落叶一样漂泊无定,长期在长安(古都)生活,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的仕途不顺或生活艰辛。 3. 独怜一片并州梦:这里的"并州"指的是并州太原,古代的一块土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诗句大意,把握诗意。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赏析即可。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当年五岭屐痕斑”的意思是:当年在五岭脚下行走留下的痕迹如今依然清晰可见;“从今次第攀”的意思是:今后将按次序攀登;“名山”是借代手法,这里指五岳。 “游遍写将图画里,梅花一夜满名山”的意思是:游览遍了画中景色,一夜之间,梅花开满群山。 【答案】 注释译文
注释: 戏调浦进士:即戏谑浦进士。浦进士,唐代诗人,字南一,越州上虞(今浙江绍兴)人。唐宪宗元和初宰相裴度招纳天下才俊,以文学见长的浦氏子弟也来应试,被录取为状元。 下却高楼欲别难:意指要离开这高楼,告别浦进士,心中感到难以割舍。下却,是放下的意思。 如花容貌倚栏干:意思是说,她有着如花般的容貌,靠在栏杆上。 悬知簪绂无多日:意指我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悬知,意为料想。簪绂
【注释】: 解钱徵君:即解缙,明朝著名文学家。自嘲:自我讽刺的谦词。以入:来拜见。贺长至:皇帝生日。 几(jī)年:几年。披发:披散头发,指不拘礼法。学垂纶:垂纶,是古代一种捕鱼的方法,此处指隐遁生活。此日:今日。抠衣谒紫宸:抠衣,指穿好衣服;谒,拜见;紫宸,即皇城。 元:原,本来。素心:纯洁的心,指清高、淡泊的情怀。翻:反而,自诧:自我吹嘘。金门:宫名,在今北京长安街北口天安门广场南面。元有
这首诗是李白送别张孝廉的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他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以下是对每一句的详细解释和赏析: - 征车轧轧晓闻鸡,长路风烟去不迷。(第一句) 注释:晨曦中,征车轧轧作响,听闻公鸡啼鸣,踏上漫长的旅途,但风烟茫茫,道路迷茫。 赏析: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清晨出行的画面,征车的声音和公鸡的鸣叫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忙碌的氛围。同时
【译文】 频年普庆国恩纡,再世疏荣品服殊。 赤手向烦支半壁,苦心新得奠三吴。 鲸波大海全消浸,麟阁中朝好画图。 欲拟清风腾巷颂,野人何以贲吁谟。 【注释】 1. 频年:连续多年。 2. 国恩:国家的恩典或恩惠。 3. 再世:指两代之后。 4. 疏荣:淡泊名利,不追求荣华富贵。 5. 支半壁:支持半壁江山。 6. 苦心:费尽心机,用尽心思。 7. 鲸波:大海,比喻国家。 8. 麟阁
【注释】 川原:泛指平原。缭绕:环绕。开阁:建楼阁。吞八九:意即楼阁高耸,好像能吞吐八九层。为问:何用,为何?阁中人:指钱山人。长安:指唐朝京都长安。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钱山人建了一座楼阁,诗人寄诗以赠。诗的前半部分写山居的景色,后半部分写山居人的情怀。“川原何缭绕”二句,描写山居之景,意谓:这平原上的风景多么秀丽啊!环绕着山居的,有九条河流,八座山峰(这里指群峰环抱的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