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邦彦
注释: 水落时添岸,山遥半作云。 满帆来片片,斜日照曛曛。 双㹀归前崦,孤鸿入远雯。 倚栏谁与语,招手二禺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第一句“水落时添岸”,描绘了江面上的景色,水落滩平,岸边更加明显。第二句“山遥半作云”,描绘了远处的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半隐半现如同白云。第三句“满帆来片片”,描述了船帆上的帆船,随着风向变化,时而高耸时而低垂。最后两句“双㹀归前崦,孤鸿入远雯”
【注释】 五夜催城角:指五更天的时候,城楼上传来的报时的号角声。 千峰簇晓烟:形容晨雾弥漫,群峦叠嶂。 如何今岁月,空度此宵圆:这已经是第二年的中秋节了,可是今年却只能白白地度过这一轮明月。 云谁独旅眠:谁在孤零零地独自睡在船上呢? 朝朝凝望眼:每天早晨都这样凝望着。 朝朝:天天。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联“五夜催城角,千峰簇晓烟”,点明时间与地点,渲染气氛,为下联蓄势
注释:江水朝宗急流,夜晚行走声音依旧。树林中人们刚刚安静下来,半边月色微明。船桨摇动为何这么早?公鸡初啼还没鸣叫。静听自然声响,孤枕思绪纵横。 赏析:此诗描写江上夜航的所见所闻。诗人以舟人的视角,描绘出一幅宁静幽美的画面。首句写江水奔流,舟行其上如在波涛中。第二句写夜行江上,仍能听到江水的潺潺之声。第三、四句则写出了江边的树木、山峦在月光下的影子,以及船桨声、公鸡叫声等自然界的声音。第五
正忆庭阶下,崇兰半亩滋。 无人春自赏,为客梦还驰。 江上聊三宿,关前岂五噫。 新诗遥作别,长路更相期。 注释 1. 正忆庭阶下:正值我在庭院的台阶上怀念。 2. 崇兰半亩滋:院子里生长着大片茂盛的兰花,覆盖了半个庭院。 3. 无人春自赏:没有人欣赏这春天的景象。 4. 为客梦还驰:作为客人,我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5. 江上聊三宿:在江边逗留了三天。 6. 关前岂五噫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烛光频频照耀着,笑声和交谈声依然很热闹。我们小的时候约定要成为平原君的门客,就像古代名将的高适一样。山城悬着我的宿梦,泽畔让我安慰自己的诗魂。不要因为归乡而叹息,我们可以在前期继续讨论。 注释: - 烛光频见跋(bá):烛光频频照耀着,这里指夜晚时分,灯光明亮。 - 笑语尚馀喧(xuān):笑声和交谈声依然很热闹。 - 小作平原约(yāo):小的时候约定要成为平原君的门客
【注释】 羽林:禁卫军,北落:北方的。奉王鈇:奉王命守卫。入市:进入市集,这里指上朝。荷殳(shū):扛着长矛。束伍(fùwǔ): 古代把五百人编为一队,称为"伍";五十人为一"束",所以称"束伍"。存尺籍:保留兵籍。餐钱:吃饭的钱,空复饱侏儒:又吃饱了侏儒(侏儒是身材矮小的人)。内廷:皇宫内部。阅操:检阅军队。军声:军容。貂贵:指贵重的貂皮。临戎:即“镇戍”,边远驻守。庙算:军事计划。城社
【注释】 十日:指连续十天(或说“十旬”、“十日之间”)。避旗鼓:避战,表示不与敌人交战。 良自怯:本来很胆怯。 大雅:指孔子及其弟子所传的儒家学说,是当时正统思想的代表。 伏暑:盛夏天气。 共将诗作活:把诗当作活人一样,加以创作、表演。 工拙:技艺的好坏。 【赏析】 这首诗以赠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友谊和殷切希望。全诗一气呵成,情真意切,语言自然朴实而又含蓄蕴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注】朔雪炎天尽帝臣,都城金粟亦因陈。 不闻一矢能遗敌,敢谓中朝尚有人。 野树春残巢幕燕,鲜原日暮泣幽磷。 独凭沟壑酬君父,曾否当年悟徙薪。 注释:朔雪炎天:指北风呼啸的冬天。尽帝臣:尽是帝王身边的臣子。都城金粟:京城里满地都是金灿灿的粟米。也因陈:因此被弃置一旁。一矢:一支箭。敢谓中朝尚有人:敢说朝廷中还有像您这样的人。 野树春残巢幕燕,鲜原日暮泣幽磷。 野树春残:春天已经快结束了
【注释】 闻变 其一:闻,听说。闻听朝廷有难的消息。变:变乱,指藩镇李克用之乱。殷忧,深忧。宵衣,勤于政事。遗泽,遗留下来的恩泽。血诏,皇帝的诏书。黎庶,百姓。啼魂,惊惶失措的样子。敷天,遍天。薪胆,以火熏烤的胆,比喻忠心耿耿。将献至尊,将要献给皇上。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闻“变”后所感。“闻变”,即得知朝廷有难的消息。“腥风”,是形容战乱中空气污浊、令人窒息的感觉。“鼓鼙声死日黄昏”
端午前一日同马子龙寓家珶赤兄拳曜轩吴尔景载酒过访邓行玉梁苑郎适至赋得二首其一 彩丝云已近,鼍鼓寂无喧。 世讲能过酒,怀人兼在门。 雨销烦暑瘴,灯乱去留魂。 谁遣淳于醉,离情未许论。 注释:彩丝:端午节用的彩色丝线,用来系小孩的手臂或手腕。云已近:指端午节已经临近。鼍鼓:古代一种用鼍皮做的鼓。世讲:世俗的谈论。过酒:胜过喝酒。怀人:思念的人。门:指家门。雨消:雨水消散了。瘴:瘴气。淳于醉:淳于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