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邦彦
以下是对《七夕其一》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及赏析: 1. 耿耿双星对泬寥: - 耿耿:明亮的样子,形容双星闪烁。 - 双星:指牛郎和织女,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对恋人。 - 对:相对。 - 泬寥:空旷无云。 - 赏析:诗人描绘了夜空中明亮的牛郎星和织女星相对而视的景象,表达了对这对恋人的思念之情。 2. 盈盈一水望迢遥: - 盈盈:美好的样子,形容水波荡漾。 - 一水:一条河。 - 迢遥:遥远。 -
注释: 风流安石:指东晋名士谢安,他曾隐居东山。 比拟:比喻。 却较:比较。 许来声伎不曾携:指许询没有携带自己的歌妓和乐伎到谢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元日时为自题小像而作的,诗中以“风流安石”暗喻自己,表示自己与谢安一样,有高洁的品格。诗的前两句“风流安石恋攀跻,比拟年华渐欲齐”,意思是说,我像东晋名士谢安一样,对仕途名利有着浓厚的兴趣,希望像他一样攀登仕途;而我的青春年华也一天天逝去
诗句原文: 故人相约访蓬茅,岁旦披图一解嘲。 同乐也须吾党在,冶城何似凤城坳。 注释解释: - 故人相约访蓬茅:指的是与老朋友约定一起去访问蓬茅之地,蓬茅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 - 岁旦披图一解嘲:在新年的时候(岁旦,即春节)翻阅书籍以寻找乐趣或解答疑惑。 - 同乐也须吾党在:共同的快乐需要志同道合的人参与。 - 冶城何似凤城坳:将冶城(一个地名)与凤城坳(另一个地名)进行比较
注释:凉月照到台阶上,客人感到孤独思念亲人,于是把瓜果摆放在庭院角落祭拜。 每年乞求天上仙女的巧手,却只有那些拙笨的人得不到。 赏析:此诗以七夕节为背景,描写了作者在七夕节时的情感和思考。首句“凉月侵阶客思孤”,描绘了一幅月光洒满台阶的画面,诗人在此背景下产生了思乡之情。第二句“戏将瓜果祝庭角”,表达了诗人对天庭的祈愿,希望天上的仙女能够保佑人间平安。然而,诗人很快便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鲜原嘉卉正纷披,双鬓应凭笑猬皮。 最是丹青描不尽,芳心无那寄江蓠? 注释:鲜原上盛开的各种鲜花正在纷纷披散,我那一头双鬓该是何等的秀美啊。但我却无法用笔墨来描绘出它的美丽,它的美好仿佛是江蓠之草所不能寄托的。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情诗。首联“鲜原嘉卉正纷披,双鬓应凭笑猬皮”描写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图景。颔联“最是丹青描不尽
注释:故乡的苎萝山上,我的妻子娘家在吴淞水边。夫妻俩还没能合住在一起,就让我牵肠挂肚。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表达游子思妇之情的小诗。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首句点明地点和环境,即故乡的苎萝山,妻子娘家在吴淞水边。第二句用“未暖席”这一细节来表现夫妻分离之久,暗示着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深。第三句以“牵心如此”来强调这种思念之情的强烈程度。整首诗表达了一位游子远离家乡、思念妻子的深切情感
诗句解析与注释: - “浮云漠漠罥烟丝”:浮云轻轻飘过,如烟雾般缭绕,宛如细丝般缠绕。 - “分手苍茫自一时”:在分手之际,四周一片苍茫,仿佛一瞬间的光景。 - “最是萍踪浑不定”:最令人担忧的是,我的行踪如同漂浮的水草(萍),总是不定,难以捉摸。 - “相思人在水之湄”:我在这水边的相思之人,不知你身在何方,你是否也在思念着彼此。 译文: 轻浮的云层像细丝缠绕,离别时分周围一片迷茫
赠何时乂 风送棠梨五辆轻,莺花如笑度江城。 投来片刺休容易,处士当年字正平。 注释: 1. 风送棠梨五辆轻:比喻友人送来的礼物轻而易得。 2. 莺花:指春天的景色。在这里,诗人用“莺花”作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3. 度江城:渡江,指的是从江南到江北。诗人用这个词语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4. 投来片刺休容易:意思是说朋友送来的礼物虽然不多,但是很珍贵,值得珍惜。 5. 处士当年字正平
【注释】: 冒雪寻芳醉几回,买舟重见碧桃开。 名园未厌看灯久,待熟池头树树梅。 孟春廿七夜集写叶山房赏灯奉和云淙先生大韵 其三:孟春,农历正月;廿七,二十七日;集,指集会;写叶山房,作者的书房。 译文: 冒着大雪去寻找美好的事物,已经醉了好几回;买到船,又去看了一次碧桃花。 花园里没有厌烦看灯太久,等待池塘边的树上结满梅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孟春廿七日的写叶山房集会时
这首诗描绘了孟春廿七日夜晚,作者与友人在写叶山房赏灯的情景。首句“槛外新红取次增”,意为窗外的花朵因为夜色而显得更加鲜艳,仿佛是在随意地增加着新的色彩。第二句“兰缸点缀复相仍”,则描述了室内的装饰品如兰花缸等也增添了一些色彩和气氛。 第三句“酒酣试倚前檐望,道是花枝是彩灯”,表达了作者在饮酒微醉时,靠在屋檐上欣赏美景的心情。他发现眼前的景色竟然如同彩灯一般美丽,不禁感叹:“真是花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