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沂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充分理解其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选项涉及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判断。此题要求分析诗句内容并赏析。 “下俯江流百丈深,上临山殿树阴阴”,写诗人站在高高的楼台上俯视着下面的江水,江水深邃浩渺如百丈之深;诗人又登上了山顶上的亭子向下望去,只见树木茂盛遮天蔽日,显得十分幽静。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壮阔景象
【注释】 郭:外城。出郭:指离开外城。少人事:少有杂事烦扰。随:随着,依从。主:这里指僧人。懒:懈怠,不勤勉。僧反爱吾闲:反而喜欢这种闲散的生活。碧草生满地:形容山野景色秀美。白云常在山:形容山间景色清幽,白云缭绕。会:同“馈”,赠送的意思。卜:占卜,预言。几时还:什么时候能回来?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出城后闲居林壑、与山僧为伴的闲适生活,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归真返朴的思想情趣。 首联点题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水边楼榭晚风和 - 这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夏日傍晚景象,水边的楼阁在晚风中显得格外和谐。 - “水边”指的是水边的位置,“楼榭”则是指楼台亭阁。这里的“晚风和”意味着微风轻轻吹拂,带来凉爽的感觉。 2. 香送陂塘十里荷 - 荷花散发出的香气被风吹送到远处的池塘上,形成一种美丽的画面。 - “陂塘”指的是人工挖成的池塘或小湖,“十里荷”形容荷花生长茂盛,延伸到很远的距离。 3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结合诗歌的内容和注释进行,要仔细阅读全诗,把握其大意,同时还要关注题干中给出的提示,如本题为“赏析”,要求是“赏析诗句”,答题时要注意从修辞、表现手法、思想情感等角度进行分析,注意语言的准确性、表达的连贯性及逻辑性和条理性。 “跃马平沙尽,褰衣度石梁”:跃马奔腾越过沙地尽头,我撩起衣衫越过石桥,两句写诗人骑马过石梁,形象生动
【注释】 乱峰:指参差不齐的山峰。 回绝涧:指山间清流。 荒殿:指荒凉破败的寺庙。掩空扉:指关闭门扉。 当路草:指路边的野草。盈尺:满尺,满一尺。绕垣:指围绕寺院周围的围墙。松数围:指围绕寺院周围的几棵树松树,直径数围。定僧:定和尚,指僧人。离世久:离开世间已久。 惊犬:惊动了狗。见人稀:看到人很少。午坐:中午休息时吃饭。斋供:指斋饭,供品。山厨:指在山上做的饭菜。煮蕨薇:用蕨菜和薇草做的食物。
诗句输出: 浮云乱出山,落日鸟飞尽。 译文输出: 天空中的浮云像野马一样奔跑出来,太阳落山后鸟儿也归巢而去。 关键词注释: 浮云乱出山,乱,杂乱无章;出,出来。形容浮云在天空中无序地运动,给人一种混乱的感觉。落日,指的是夕阳西下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诗人用“浮云乱出山”来表现天空中浮云的无序运动,而“落日鸟飞尽”则展现了夕阳下的宁静与美丽
华楼 力倦兴不浅,山奇情更浓。 下舆聊坐石,倚杖又登峰。 夹涧鸣寒溜,缘崖秀古松。 仙宫何处是,风落数声钟。 注释:力倦意指体力疲惫,兴致并不减退(兴:兴趣)。 山奇情更浓:山景神奇迷人,更让人感到浓厚的情趣。 下舆聊坐石,倚杖又登峰:下车后,我坐在一块石头上休息,依靠着拐杖再次攀登山峰。 夹涧鸣寒溜,缘崖秀古松:夹杂在两山之间的涧流发出阵阵清脆的声音,沿着山崖生长的古松挺拔秀丽。 仙宫何处是
夏日杂兴其三 杨柳微风岸口生,青溪泛舸月中行。 空惊宿鹭迎桡起,却放流萤入幔明。 注释:在夏季的夜晚,微风轻拂着河岸边的柳树,月光下泛舟穿行于青溪之上。突然,成群的鹭鸟惊起,迎接着船桨的划动。而此时天空中闪烁着流萤的光芒,仿佛是进入了一个光影交错的梦幻世界,令人陶醉。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夏夜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杨柳、清风、月光、船只
【注释】: 野寺:山中的寺院。清凉旧有名:清凉寺在唐时以避暑胜地著称,因此被称为“清凉”。空廊:空旷的走廊。还傍石头城:仍然靠近石头城。石城:指石头城风景区,为唐代著名旅游胜地。侵阶竹荫差差转:竹叶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是竹叶在轻拂台阶。入座荷香细细生:荷叶的香气在空气中缓缓飘散,令人心旷神怡。西府:指南唐后主李煜的宫廷所在地。车辇路:皇宫的车驾和御用车辆所行走的道路。辘轳声
青溪桥二首其一: 遥山乱云树,流水净溪沙。 日暮行人绝,危桥一径斜。 注释: - 遥山:远处的山。 - 乱云:指天空中的云层密集、混乱。 - 流水:清澈的溪流。 - 净溪沙:清澈见底的溪流中细软的沙石。 - 日暮:太阳落山的时候。 - 行人绝:行人稀少。 - 危桥:危险的桥梁,形容其结构不稳、易倒塌。 - 一径斜:一条小路倾斜地通向远方。 译文: 遥远的山峦上,云雾缭绕;清澈的溪流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