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棐
【注释】 ①浮邱:指仙人的居所,这里指隐士。②赵太史:即赵子昂,明末书画家、诗人,字孟俯,号玄晖,浙江义乌人。③燕阙:指京城,这里泛指朝廷。④粤王城:在今广东广州。⑤旌麾:古代军中指挥用的旗子,这里借指朝廷。⑥磬铎:古乐器名,这里借指寺庙中的钟鼓声。⑦避暑壶觞:指夏天饮宴。⑧向阳花木总含情:形容花草树木皆因阳光而生情。⑨玄都观:即“长安市”,在陕西西安。⑩千树桃华: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赏析】
委佩凌风下五湖 白云珠水兴非孤 行携一鹤随青杖,坐握三花映玉壶。 舄度紫烟今亦昔,砂留丹井有还无。 重来人识浮邱伯,作赋何辞汉大夫。 注释: 委佩:佩戴佩饰 凌风:乘风 五湖:指太湖 白云珠水:形容景色美丽动人 青杖:黑色的拐杖 三花:指仙人或道人的花冠(也指道家的三个法宝) 紫烟:紫色的云气 丹井:红色的井 浮邱伯:传说中的仙人 汉大夫:汉朝的官员 白话译文: 佩戴着佩饰在风中飞翔
【注释】 1. 赵太史:指宋代诗人赵蕃。 2. 浮邱山:在今浙江江山县,因山形如浮邱(仙人)而名。 3. 尚书:指宋代诗人范成大。 4. 琼琚(jū):用美玉制成的佩饰。 5. 冥鸿:比喻隐士。 6. 珠浦:地名,在今江苏丹徒县南。 7. 稚翁:年幼的道士。 8. 琅馆人争夸白凤,玉堂曾自对青虹:《新唐书》记载,唐玄宗天宝年间,有道士司马承祯在京师长安市肆卖药,时值“上幸骊山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诗句进行分析。“石室飞虹壮粤都,玉楼金琯敞名区”意思是:石室飞虹壮丽粤都,玉楼金管敞开名区。“岩松栖老千秋鹤,涧草青团九节蒲。”意思是:岩石上的古松栖息着千年的白鹤,山涧里青绿的野草包成九节的大蒲团。“风澄月朗宜莲社,水绿蘋芳似鉴湖。”“风澄月朗宜莲社,水绿蘋芳似鉴湖。”意思是:风清月朗,适宜结社品茶,湖水碧绿
【注释】 和赵瀫阳太史答黎瑶石内史偕游浮邱之作 其一:和,应和、作对。赵瀫阳,人名,字不详,号潜斋,明末清初诗人。黎瑶石,人名,字不详,号玉峰,明末清初诗人。浮邱,地名,在今山东泰安西北。 【赏析】 这是一首酬唱诗。首二句说,仙台高耸入云间,遥指那蓬莱仙境路;第三句说,珊井之水源深碧,丹砂自伏其中;第四句说,紫烟楼阁古色苍茫,皓月当空照人间。五、六句写景,用“罗天”
这首诗写诗人游览飞来寺的所见所感。首联点明题旨;颔联写诗人对景物的赞美之情;颈联写山景之奇,并抒发了诗人的感慨之情;尾联写诗人欲归之情。 【注释】: 1、“扁舟”句:《送李愿归盘谷/送李愿入衡岳》云:“闲居三十年,乃知庐山真面目。”此诗用李诗意。 2、“览胜沈卿”句:《登庐山五老峰后题王右丞山水障》云:“暂去还来此,为余扫落晖。晚云迷古道,秋雨暗行衣。世事相乘除,林园独往归。羡君青松色
【注释】: 1. 飞来寺:位于今四川眉山市,相传晋朝高僧慧远从庐山飞锡而来建寺。 2. 一眺:远望。 3. 欲攀萝:指登上寺内塔楼。 4. 宿雨:经过一夜的雨露。凄迷:形容景色的幽静和清冷。 5. 犀潭:传说中深不可测的潭水。金锁:指佛家宝物,比喻潭水。 6. 云封:被云雾笼罩。猿洞紫烟:形容山洞中的烟雾缭绕,紫色氤氲。 7. 旧游:以前游览过的名胜古迹。 8. 有句:指诗中有句子。题壁
【解析】 1. 春暇相随访泬寥:在春天闲暇时,相互追随登上空旷的台观。 2. 五云楼观郁岧峣:楼观上缭绕着五彩云气,显得高耸入云。岧峣:高峻。 3. 虚堂白昼闻天籁:空廓的厅堂里,白天可以听见天上的风声和鸟叫声。 4. 深洞青林湿露标:幽深的洞穴中,青翠的树林上沾着湿润的露珠。 5. 海上丹砂何日就:什么时候才能得到海上出产的红宝石(丹砂)。 6. 岩前烟树此相招:这里生长着茂盛的树木
【注释】和乐周弟寄韵:宝刹峻嶒势欲飞,旧游还忆并云机。三年海国予闲卧,十月亭台尔振衣。犀影苍凉金锁寂,鹤声迢递玉书稀。传经帝子今何在,犹有琼花开翠微。 【赏析】《和乐周弟寄韵》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首联“宝刹峻嶒势欲飞,旧游还忆并云机。”描述了寺庙的高耸入云,如同飞翔的鸟儿一般。这里用“宝刹”来形容寺院的庄严神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和李校书新题乐游苑主人所咏》。 我们来看第一句“飞来寺 其三”。这是对飞来寺的介绍,其中“青鬓南来又几秋”,描述了诗人来到寺庙时的情景。“青鬓”,指的是年老的人,这里指代的是诗人自己;“南来”,指的是从南方来;而“又几秋”,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已经过去了几个秋天。整句话的意思是,我已经到了寺庙,看到了岁月的痕迹,感受到了时间的变化。 第二句“跻攀还忆昔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