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又度飞来寺,惭见江鸥数往回。
览胜沈卿原有赋,留题罗隐是仙才。
层崖古树云同绽,绝壁悬流雪作堆。
如此山川足行乐,几时高步钓鱼台。
这首诗写诗人游览飞来寺的所见所感。首联点明题旨;颔联写诗人对景物的赞美之情;颈联写山景之奇,并抒发了诗人的感慨之情;尾联写诗人欲归之情。
【注释】:
1、“扁舟”句:《送李愿归盘谷/送李愿入衡岳》云:“闲居三十年,乃知庐山真面目。”此诗用李诗意。
2、“览胜沈卿”句:《登庐山五老峰后题王右丞山水障》云:“暂去还来此,为余扫落晖。晚云迷古道,秋雨暗行衣。世事相乘除,林园独往归。羡君青松色,冉冉向天飞。”此诗用其意。
3、“留题”句:《题罗隐所画树》:“罗生十二画,树树尽如人。何当一攀折,不遣白云尘。”此诗用其意。
4、“层崖”句:《登庐山五老峰》云:“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此诗用其意。
5、“绝壁”句:《望庐山瀑布》云:“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此诗用其意。
6、“如此”句:《游山西村》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此诗用其意。
7、“几时”句:《早发白帝城》云:“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此诗用其意。
8、“钓鱼台”:《与诸子登岘山》云:“昔闻庞德公,隐居汉南阳。子孙皆衣食,岁晏有余粮。后人有登此台者作赋,遂以名焉。”此诗用其意。
【译文】:
扁舟又渡过飞来寺,惭愧见到江鸥数往回。
游览胜地沈先生已有赋,留下诗句罗隐是仙才。
层层叠迭的山崖和古树,仿佛云雾同绽开;绝壁上的悬流好像雪堆起。如此美丽的山川足以使人乐呵,何时才能登上高高的钓台。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的诗。前两句写在飞来寺中所见的景物,后两句写诗人的感受。前二句写诗人在飞来寺所见,后二句写诗人在此处的感受。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意境清幽秀丽,富有生活情趣。
首联点明题旨;颔联写诗人对景物的赞美之情;颈联写山景之奇,并抒发了诗人的感慨之情;尾联写诗人欲归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