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玉玺沈南海,信国丹心黯北燕。
天地此时同惨澹,山河几处不腥膻。
幽陵千树空啼鸟,奇石三峰起暮烟。
谁遣翠华来驻跸,金牌十二直堪怜。
【注释】
厓山吊古 其一:在今广东新会县南的厓山(即崖山)上,宋末元初诗人张世杰、陆秀夫等曾在此抗击元兵。“玉玺”指宋王朝的皇帝玺印。沈南海:沉没于南海。信国:南宋名将文天祥曾被封为信国公。丹心:忠贞之心。黯北燕:暗喻文天祥的忠心被元朝所不容,而黯然失色。惨澹:凄凉冷落。腥膻:指北方少数民族入侵时,中原地区受到战火的破坏,到处是血腥气味。幽陵:地名,位于今浙江余姚西南。千树空啼鸟:形容荒凉的景象。奇石三峰:指三座奇形怪状的山峰。起暮烟:夕阳西下时,山上的雾气渐渐升起。驻跸:帝王临时停宿。翠华:指皇帝的车驾,也泛指天子的仪仗。十二金牌:指皇帝的圣旨或军令。直堪怜:可怜得很。
【赏析】
张世杰、陆秀夫等在崖山之战后,被迫投降元朝,他们被押往大都(今北京)。途中,张、陆二公作《厓山吊古》诗,抒发了他们忠义凛然、誓死不降的悲壮心情。
诗一开始,就写江山易主,物是人非,表达了作者对宋朝灭亡的痛心和惋惜之情。“天地此时同惨澹,山河几处不腥膻”,意思是说如今天地都变得黯淡无光,山河处处都充满了血腥味。这两句既写出了当时国家沦陷的惨象,又写出了元朝统治者对南方各族人民残酷的统治。
第二联中,“幽陵千树空啼鸟”一句,以景传情,通过鸟儿的哀鸣,表现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奇石三峰起暮烟”则通过对山峰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山水的眷恋和怀念之情。
最后两联中,“谁遣翠华来驻跸,金牌十二直堪怜”一句,既表现了作者对元统治者不怀好意的讽刺,又表达了作者对元朝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慨之情。全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故国山河的眷恋和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元朝统治者不怀好意的讽刺和对民族大义的坚持。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情感深沉激昂,是一幅充满爱国激情的历史画卷。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忠诚的将领在国家危亡之际,依然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为国家的命运而奋斗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