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
【注释】: 大江东去庚子初度,石门少傅、松皋太宰、介溪宗伯治具来贺,即席和答二阕。 秋意满前,正衔杯、又见江乡风物。同巷高人应念我,伏枕萧条四壁。(《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宋·苏轼) 许大忧怀,无边归思,捻断髭须雪。(《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自怜迂叟,岂堪相伴朝杰。(《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宋·辛弃疾) 去岁今辰,想莼羹鲈绘,高兴徒发。(《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宋·苏轼) 几度长空南望
大江东去庚子初度,石门少傅、松皋太宰、介溪宗伯治具来贺,即席和答二阕 《水调歌头》是宋代苏轼所创作的一首词,作于公元1079年(元丰二年),是苏轼在徐州任知州时为生日而作,也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怀。 水晶宫里,撒明珠、散作园林珍物。恍若老龙行雨罢,倦卧藤轩西壁。影乱潭星,光分海月,清照瑶峰雪。碧山楼下,主人真是人杰。 水晶宫里:形容明月。撒明珠、散作园林珍物:比喻月光如明珠般撒在庭院中
【注释】 1. 庚子:唐天宝六年。初度,即二十岁初逢生日。 2. 大江东去:语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 石门少傅、松皋太宰、介溪宗伯:指贺方回,时为礼部侍郎兼集贤殿修撰,知制诰,兼判院事。 4. 即席和答二阕:指作诗酬谢。即席,当场。 5. 瑞鹤灵龟:比喻寿者。 6. 双白鹿:比喻寿者。 7. 笔歌围锦障:指贺方回写祝寿的诗文。 8. 黄阁元公:指贺张九龄。九龄字延之
【注释】 庚子:年号。 石门少傅:指张浚(字德远),南宋抗金名将。张浚曾官至枢密使,都督江淮路兵马。 松皋太宰:指张焘(字孟高),南宋名臣。张焘曾官至太宰兼枢密使。 介溪宗伯:指张俊(字德远),南宋名将,封为魏国公,后任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知建康府、江东安抚大使等职,封魏国公。 和答二阕:即席作答的两首诗。 【赏析】 这是一首自寿词,是作者在庚子年(1180年)初度之辰所写
大江东去庚子初度,石门少傅、松皋太宰、介溪宗伯治具来贺,即席和答二阕 注释:庚子年是农历的一年,也就是2010年。石门少傅、松皋太宰、介溪宗伯都是官员的名字,他们来这里祝贺,并赠送了礼物。即席即席之宴,和即应和之作,二阕指诗作。 译文:在大江东去的时候,庚子年我初次出生。石门少傅、松皋太宰、介溪宗伯都来参加宴会,并赠送了礼物。我在这里设席招待他们,和他们一起唱歌跳舞。 赏析
【诗句】 - 百尺危楼,面阳峰、览尽楚天云物。西望武昌东夏口,遥对黄州赤壁。清簟疏帘,投壶散帙,炎夏生冰雪。玉堂惟构,未许元龙称杰。 - 读书夜感青黎,画楝雕檐,星斗寒光发。秋水长空涵雁影,时见断霞明灭。学士当年,倚栏凝睇,把镜悲华发。丹心岁晚,咫尺身依日月。 【译文】 - 百尺高的危楼,面对着阳光照耀的山峰,俯瞰着楚国的天空云物。向西望去是武昌和东夏口,远远地看到黄州的赤壁。清澈的席子
诗句释义: 1. 大江东去和东坡韵病起闲述 - 这一句描述了诗人在大江东去的背景下,以东坡的诗韵创作了一首新诗,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2. 一种灵株 - 这里指的是一种珍贵的植物,具有灵性。 3. 细摩挲、不似人间之物 - 形容这种植物非常珍贵,难以找到相似的。 4. 偃蹇虬枝连密叶 - 描述这种植物的枝条弯曲盘旋,枝叶繁茂。 5. 风雨暗生墙壁 - 比喻这种植物在风雨中顽强生长
【注释】 1. 大江东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句。东坡,指苏轼,即苏东坡。 2. 东坡韵:指苏轼的诗风。 3. 病起闲述:作者因病起而闲居无事时所写的文章。 4. 迤逦:曲折连绵不断的样子。 5. 名城坚壁:有名的坚固壁垒之城。 6. 楚汉纷争:指秦末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战争,也泛指历史上的群雄割据。 7. 曹吴割据:指三国时期曹操与孙权各自建立的政权
【注释】 大河:指长江;东坡:苏轼,字子瞻。苏轼号东坡居士。 走万里、包纳许多灵物:指长江流经万水千山,汇集各种河流和湖泊。 砥柱:指三峡中的滟滪堆。 全城半壁:指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在黄河北岸建立的北魏政权,把黄河视为“天险”,使中原无砥柱之忧。 静影涵空:形容长江波平如镜,映入水中如同天空。 洪涛浴日:形容长江水流浩荡,能将太阳都遮住。 巨浪翻银雪:形容江水激荡翻滚,浪花如雪。
【注释】 峰儿:山峰。 障:阻挡。 玉迭:形容山峰层层叠叠,美如玉。 擎:支撑,托起。 地灵:指地理环境优越。 品隙人才:指人才参差不齐,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勘破:看透、领悟。 丹心:赤诚之心。 中兴岁月:复兴的年代。 赏析: 这是作者在病愈后闲谈时所作的诗,以“大江东去”开篇,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接着以“天门奇险”、“山峦起伏”等景象描绘出一幅壮阔的山水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