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炯
海珠峰登眺 万顷玻璃化成城,龙宫隐隐送钟声。 寺从宝镜光中见,人在冰壶影里行。 锦水连天斜日照,白云满地暮潮平。 他时载酒清秋夜,更醉波心看月明。 注释: 1. 海珠峰: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是广州的标志性山峰之一。 2. 万顷玻璃化成城:形容海珠峰周围的风景如同万顷的玻璃一样明亮清澈。 3. 龙宫隐隐送钟声:龙宫可能指的是海珠峰附近的某个传说或神话中的宫殿,隐约可以听到钟声。 4.
藤丝枕 紫府苍藤枕,游丝日几回。 弯弯形似月,隐隐声如雷。 尘世方炊黍,浮名空梦槐。 朝天时有暇,夜夜到蓬莱。 注释: - 紫府:指仙界。 - 苍藤:青绿色的藤蔓。 - 尘世:世俗世界。 - 炊黍:古代祭祀用的粗粮。 - 浮名:虚名。 - 梦槐:梦中梦见槐树。 - 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之一。 赏析: 《藤丝枕》是一首描绘梦境与现实交织的诗作。诗人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比喻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诗,诗人通过描写深夜读书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一句“夜读黄庭”,黄庭指的是道家的经典《黄庭经》。这里诗人在深夜里独自阅读这部经典,展现了他的孤独和寂寞。 第二句“芭蕉滴露清”,芭蕉是一种植物,它在夜晚会滴水,水滴落在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音。这句诗描绘了夜深人静时,大自然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第三句“一帘秋月色”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1句:“野鹿衔花去,渔阳铁骑来。” - 注释:野鹿被花香吸引而去,渔阳的铁甲骑兵突然出现。 - 译文:野鹿被花香引诱,悄然离去;突然,渔阳的铁骑从远方赶来。 - 赏析:此句通过对比野鹿和渔阳铁骑的行动,描绘出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野鹿轻盈地移动,而铁骑则显得沉重且迅速。这种动静之间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两种截然不同事物的观察与感受。 第2句
【注释】壮哉:指壮丽。 百战几人在,千秋见此亭。 阵前曾饮血,身后尚图形。 乡国无烽火,将军有墓铭。 龙泉土花蚀,犹带旧痕腥。 译文: 百战沙场的勇士们,还有几人能存活到老?千年之后,人们仍能看见这雄伟的亭子。 战士们曾在战阵中饮血杀敌,他们英勇无畏的身影至今依然被后人传颂。 家乡没有战争,将军却有墓地和墓碑,他的事迹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虽然历经沧桑,但龙泉剑上的锈迹依旧清晰可见
《怀何檗樵》是一首明代诗人许炯创作的诗歌,全文如下: 译文: 迢递人千里,飘零酒一杯。 京华同作客,湖海独归来。 壁暗张华剑,苔荒郭隗台。 江南无去使,谁寄陇头梅。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孤独地度过每一个夜晚的情感。诗中描述了诗人在京城和湖海之间游历的情景,以及他在江南的孤独生活。通过对这些场景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句解释与赏析 刈稻过山家留宿夜闻雨声旦视花片满涧疑异境也题诗壁间以志来约 诗句解释: 1. 刈稻(割稻子) - 指农作活动。 2. 过山家留宿 - 在山里人家停留并住宿。 3. 夜闻雨声 - 在夜晚听到雨声。 4. 旦视花片满涧 - 早晨起床时发现花花瓣洒满了溪流,如同落花缤纷。 5. 疑异境也 - 怀疑这是另一个世界的景象。 6. 题诗壁间 - 在墙上留下诗句。 7. 以志来约 -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春去寻常事,胡为独抱冤。 - 注释:春天已经过去(春去),但为什么只有你独自怀有冤屈? - 赏析:诗人通过“春去”这一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独抱冤”则突出了子规因孤独而产生的不公和冤枉。这可能暗示了某种命运的不公或被误解。 2. 血流明月树,声碎夕阳村。 - 注释:月光洒在树上,仿佛是鲜血般流淌;声音碎裂于夕阳下的村庄。 - 赏析: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登壮哉亭二首》。下面是对每句诗的解释和赏析: - 第一句:“陶公留胜迹,此日共登临。” 注释:陶公,指陶渊明,他留下了很多美好的遗迹。今日,我们一起登上这座壮丽的亭子。 - 第二句:“壮士冲冠气,孤臣报国心。” 注释:壮士,形容有豪情壮志的人。他们冲冠怒发,表现出强烈的爱国心。 - 第三句:“郊原荒垒在,松桂古祠深。” 注释:郊外的原野上,曾经的堡垒依然存在
注释: □ 月低坛树,烟霞拥梵宫。 丹成犹伏火,幡动不因风。 石断泉时见,峰回路自通。 仙家知不远,鸡犬在云中。 释义: 明月映照着山间的小道,烟霞环绕着寺庙的梵宫。 炼丹成功却仍需要伏火,旗帜摇动并不因为风力。 石头断裂泉水时现,山峰环绕道路自然相通。 仙人居住的地方离这里不远,鸡和狗还停留在云雾之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游历寺庙的诗,诗人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玉台寺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