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几读黄庭,芭蕉滴露清。
一帘秋月色,四壁夜蛩声。
渐觉道心重,能令世虑轻。
古来真隐者,天下不知名。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诗,诗人通过描写深夜读书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一句“夜读黄庭”,黄庭指的是道家的经典《黄庭经》。这里诗人在深夜里独自阅读这部经典,展现了他的孤独和寂寞。

第二句“芭蕉滴露清”,芭蕉是一种植物,它在夜晚会滴水,水滴落在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音。这句诗描绘了夜深人静时,大自然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第三句“一帘秋月色”,这里的“一帘”指的是窗子或者帘子,诗人用它来比喻自己的心境。秋月代表着秋天的月亮,象征着清冷、高洁。这里的“色”指的是月光的颜色,可能是白色或者银色。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清冷、高洁的生活的向往。

第四句“四壁夜蛩声”,蛩是指蟋蟀,它在夜间鸣叫。这里的“四壁”指的是四面墙壁,诗人用它来比喻自己的生活环境。这句诗描绘了夜晚安静的氛围,蟋蟀的叫声成为了唯一的声响。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珍惜。

第五句“渐觉道心重”,这里的“道心”指的是修行者内心的觉悟或者信仰。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在深夜读书的过程中,对道义和信仰的更加重视。

第六句“能令世虑轻”,这里的“世虑”指的是世俗的烦恼和忧虑。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的理想生活状态,能够让人忘却世间的烦恼和忧虑。

最后一句“古来真隐者,天下不知名”,这是全诗的总结,也是诗人对自己的期许。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位真正的隐士,不为世人所知,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描写深夜读书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世俗世界的超脱和独立。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将读者带入了他的内心世界,引发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