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冀
注释: 采菊东篱之下,南山入望时。 秋天在东边采摘菊花,南山入眼时正好。 葛巾新烧酒,正耐晚风吹。 新烧的葛布头巾上已经滴落了酒水,正是被晚风吹得瑟瑟发抖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日画面。诗人在东篱下采摘菊花,眺望远方的南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而当他回到家中,看到新烧的葛布头巾上滴满了酒水时,不禁感叹自己的悠闲生活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
【注释】裴徊:徘徊。清影:月光下的影子。上林:指上林苑,汉武帝所建的皇家园林。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寒雀自比,抒发了怀才不遇之情。前两句写寒雀栖息在古木之旁,徘徊不定,其影子映在庭柯之上,十分清晰。“岂无”四句,写寒雀虽然生活在华丽的上林苑,却偏偏爱这山林中的冷月。诗人以寒雀自喻,表达自己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全诗用典贴切,寓意深刻,语言简练含蓄,富有艺术感染力
玉骨换丹砂,夜雪迷春色。欲学彩云飞,东风苦无力。 赏析: 此诗是苏轼的《题红梅三首》中的首篇,通过描写红梅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玉骨换丹砂,夜雪迷春色”两句描绘了红梅在冬夜里独自开放的景象,形象生动地勾勒出红梅的坚韧与高洁,如同冰清玉洁的女子,独自面对严寒却毫不退缩。 “欲学彩云飞,东风苦无力。“表达了诗人想要像彩云般飘渺自由的愿望
注释: 昏昏沉沉地守着沉默,皎洁明亮却无人怜悯。 哪里想到林和靖,年来也追求玄理。 译文: 昏昏沉沉地守着沉默,皎洁明亮却无人怜悯。 哪里想到林和靖,年来也追求玄理。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题墨梅三首”是作者在宣和年间所作咏墨梅的组诗。此诗为第三首。诗中通过写梅花的孤高、清雅来表现诗人自己的高标独步,不随俗流。 首句中的“昏昏俱守默”,意为“昏昏然都守着沉默”。这两句是说
下面是对该四首诗逐句释义及赏析: 1. 汉女挟湘妃 - 汉女:这里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汉武帝的宠妃王昭君,也称为“明妃”,她被派往匈奴和亲,象征着和平与文化交流。 - 挟:携带,此处形容王昭君带着使命和责任出发。 - 湘妃:指湘水的女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湘妃常常被描绘为美丽而哀伤的女神,代表着爱情与悲剧。 2. 霓旌导羽衣 - 霓旌:是一种五彩斑斓的旗帜,常用来象征祥瑞或帝王的权威。 - 导
月殿春风早,瑶姬试晚妆。 为怜霓裳。 注释:在月光普照的宫殿中,春风早早吹拂着,瑶姬正在尝试晚间的妆容。 我之所以怜爱它,是因为它穿着霓裳羽衣舞动的姿态。 赏析:诗人以拟人的手法,赋予红梅以人的特性,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红梅的美丽动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红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沉,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月澹秋阴薄,庭空夜色寒。 西风剪云母,片片堕琅玕。 注释与赏析: - 月澹秋阴薄:“月澹”,指月亮明亮而柔和;“秋阴薄”,形容秋天的夜晚,月光显得较为稀疏和淡薄。 - 庭空夜色寒:“庭空”,庭院空旷;“夜色寒”,描绘出一种深夜时庭院中寂静而寒冷的氛围。 - 西风剪云母:“西风”,指的是来自西方的风;“剪云母”,形容风力强劲,能够如同剪刀一样剪裁云朵似的,将云朵吹散成细碎的形状。 - 片片堕琅玕
【注释】: 岁晚湖山曲:岁末的湖山景色。 风尘到玉林:来到风尘仆仆的玉林(地名,在今广西)。 定知梅处士:定会知道是梅处士。梅处士:指唐代名士林逋,因爱梅,号梅翁。 移貌不移心:改变容貌而不变心。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宴会上即兴吟唱所作的。诗人以梅花自喻,表现了高洁坚贞的情操。 首句“岁晚湖山曲”,写自己处在困顿的境地之中,时值岁暮。“岁晚”二字,点明时间。“湖山曲”,是说山水之间
童冀的《题钩勒竹四首·其三》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抒情的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野鹤弄清影:“野鹤”指的是一只自由飞翔的鹤,它“弄清影”即清晰明了地显现出影子。这里的“弄清影”可能是指月光下,鹤的影子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难以分辨。 - 徘徊临曲池:“徘徊”形容鹤在池塘边来回走动,似乎在寻找或思考什么。“临曲池”则描绘了鹤靠近池塘的场景,可能是为了饮水或沐浴。 - 离离霜羽短
【注释】:白公:唐代画家李成(字景玄,号大李将军)的别号。小画:指李成的小幅山水画。 空山里:空旷的山中。 停云:即停云阁、云馆。在陕西蓝田县东南,为唐玄宗避暑之所。 故人:老朋友。 啁哳:喧闹。 白头新:白发的新的人。 赏析:此诗是一首题画诗,写诗人观赏白公小画后所生感慨,表达了他与白公之间的深厚友谊。首句“伐木空山里”描绘了一幅空旷的山间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第二句“停云忆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