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冀
题宋道君画二首 其一 绛帻秋风里,青城夜月中。 君王有先见,应写雁来红。 诗句逐句注释 1. 绛帻秋风里:在秋风中,人们常佩戴红色的头巾或头饰以示喜庆或哀悼。 2. 青城夜月中:在夜晚的月光下,青城山显得格外静谧和神秘。 3. 君王有先见:这里的“君王”可能是指宋道君,他的预见性或洞察力让他能够捕捉到自然界的变化,并将其转化为艺术创作的灵感。 4. 应写雁来红:因为宋道君的先见之明
诗句输出:南枝春信早,倦客鬓痕深。 译文输出:春天的讯息早早就从南边的枝条传递过来,而我也因为长时间的漂泊,显得有些憔悴,两鬓间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关键词注释: - 南枝:指南方的树枝,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春信:春天的信息或迹象。 - 倦客:形容因长期在外而感到疲惫的人。 - 鬓痕深:指鬓角因劳累和时间流逝而变得深刻。 - 岁晚:指年老或事物衰败。 - 空江曲:空旷的江边弯曲处。 -
注释翻译赏析 首句“世路荆榛满”的意思是:世俗之路上荆棘密布,遍地荒凉。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世道衰颓、民生凋敝的荒凉景象,为下文作铺垫。 第二句“青山尘土深”的意思是:青山之下,泥土深厚。这一句以反衬手法,突出了世道的衰败,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官场的失望和不满。 第三句“何知两幽鸟,头白老山林”的意思是:哪知道两只幽静的小鸟儿,它们头上白发已显苍桑。这是诗人自况,表达了他对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
【题画】 乔林出华构,落日几凭阑。 十载干戈后,伤心画里看。 注释: ①乔林出华构:意即在高高的树木之间露出的壮丽楼阁。乔林,高大的树木;华构,指宏伟壮丽的建筑。 ②落日几凭阑:夕阳斜照在栏杆上(阑,栏杆)。 ③干戈后:经过战争之后。 ④伤心画里看:在画中看到这些伤心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之后的图景,表现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破坏的痛惜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并加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 艮岳春风暖,飞鸣意自闲。 宁知他日恨,却在纥干山。 ``` 词语解释与诗中意象分析: 1. 艮岳春风暖 - 艮岳:古代皇家园林,此处可能指的是某座著名的园林。 - 春风暖:春天到来,春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 2. 飞鸣意自闲 - 飞鸣:鸟儿在空中飞翔和鸣叫。 - 意自闲:鸟儿的心情自在,无忧无虑。 3. 宁知他日恨 - 宁知
旧日柴桑里,黄菊白头新。 误为彭泽令,赢得满衣尘。 童冀,明朝诗人,以其独特的诗歌创作而闻名。他的诗作常以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慨为主题,表达了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情感。这首诗是《题睡凫》系列中的第二首,通过描绘诗人的亲身经历,展示了他对人生境遇和自然变化的深刻感悟。 首句“旧日柴桑里”,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家乡背景,柴桑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的地方,这里不仅是诗人成长的摇篮,也是他诗歌创作的源泉
【注释】 烟凝:烟雾笼罩。丹嶂晚:指夕阳下红日映照的山峦,丹色在日光照映下显得分外鲜艳。镜天秋:形容天空如明净的镜子一般。清宵月:指月光皎洁之夜,清宵指深宵,月即月亮。倚楼:凭楼远望。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在看到一幅扇面小画后,有感而发之作。全诗四句,首二句写景,次二句抒情,末二句写意。 前两句描绘画面:日落时分,红日映照着连绵起伏的山峰,形成一派绚丽多彩的景象;傍晚时分
【释义】 江上秋风吹得很急促,在小舟上等晓行出发。 前边的山头上新月刚刚出现,正是晚潮开始上涨的时候。 【注释】 西风:秋风。 维舟:系舟于岸边。 晓行:早晨出行。 前山:指靠近江边的山上。 新月:初升的弯月。 正是:正赶上。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词人以“题秋江送别图”为题,描写了一幅秋江送别的画面,并寄寓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词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层次分明,脉络清晰。首句写景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诗句释义: - “栗里秋香晚”:栗子里的秋天香气,傍晚时分。 - “东篱菊未黄”:东方篱笆边的菊花还未开放。 2. 译文: - 我独自在栗里欣赏着秋天的香气,而黄昏时分,东篱旁的菊花还未曾开放。 - 在山间月光的照耀下,忽然看见一位穿着黑衣的男子。 3. 赏析: - 主题分析:此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秋季的某个时刻,独自一人在栗子园中欣赏着秋天的景象
注释:世上的道路充满了荆棘与榛莽,我坚持自己的节操和志向。秉持着贞洁之心,即使到了寒冷的冬天,我也愿意侍奉君子。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坚守节操、不为世态所动的坚定立场。诗中通过对比世路的荒芜与自己的坚守,突出了诗人的高洁品质。最后一句更是将坚守与奉献的精神推向极致,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