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凝丹嶂晚,木落镜天秋。
可惜清宵月,无人共倚楼。
【注释】
烟凝:烟雾笼罩。丹嶂晚:指夕阳下红日映照的山峦,丹色在日光照映下显得分外鲜艳。镜天秋:形容天空如明净的镜子一般。清宵月:指月光皎洁之夜,清宵指深宵,月即月亮。倚楼:凭楼远望。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在看到一幅扇面小画后,有感而发之作。全诗四句,首二句写景,次二句抒情,末二句写意。
前两句描绘画面:日落时分,红日映照着连绵起伏的山峰,形成一派绚丽多彩的景象;傍晚时分,一片落叶随风飘落,仿佛给那镜一样的天边增添了一份凄清的色彩。“丹”字用得极好,它不仅写出了夕阳的鲜红,而且使整个画面都染上了一层红艳艳的颜色,使人感到一种温暖而热烈的气氛。“木落”二字则用得更为传神,它既点出了时间是在秋天,又表现了天气的凉意,更突出了景物的萧瑟之感。这两句诗通过色彩的变化,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那片落寞的天地之间,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
第三句紧承上句而来,抒发了一种孤独凄凉之情。在这美好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悬,然而自己却只能一个人默默地倚在那高楼之上,欣赏着这美丽的月景。“清宵”二字,既写出了月色的皎洁,又表现出了夜的寂静和寒冷。“无人”一词更是点明了诗人的孤单与寂寞,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叹。这一联诗通过对月色的描写和对人物心理的刻画,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最后一句则是诗人的感慨之语:可惜啊,这美好的月色竟然没有人与我共同欣赏。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难求的感慨,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孤独无助生活的无奈。这种情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弦,使人们对诗人的生活状态产生了共鸣。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并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中的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使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