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宋亡来事事新,一丘聊复避红尘。
劳生未悟梦中梦,举世皆忧身外身。
夜月推敲烦木客,春风剪刻藉花神。
年来了绝功名念,独未忘情向隐沦。
【诗句解读】:
- 姚宋亡来事事新,一丘聊复避红尘。
- “姚宋”可能指宋朝的灭亡或衰落。”事事新”意味着一切事物都焕然一新。”一丘”是比喻,指一个角落或小地方。”聊复”表示姑且、权宜之计。”避红尘”意为逃避世俗的纷扰。
- 此句表达了一种对旧时代的怀念以及对新生活的适应和接受。诗人通过对比新旧时代的变化,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积极态度。
- 劳生未悟梦中梦,举世皆忧身外身。
- “劳生”是指忙碌的生活或辛苦的人生。”未悟”表示没有完全理解或明白。”梦中梦”意味着人生如梦,虚幻无常。”身外身”指超越物质世界,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
- 此句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虚幻,鼓励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同时,也提醒人们要超脱物质欲望,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 夜月推敲烦木客,春风剪刻藉花神。
- “夜月”指夜晚的月亮。”推敲”是一种书法用语,形容写字时反复琢磨,力求完美。”烦木客”可能是指烦扰或困扰。
- 此句描绘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分,对着月光沉思的场景。这种情境反映了诗人的内心孤独和对知识的渴望。
- “春风剪刻藉花神”则描绘了春风拂过花朵的情景,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美丽。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力的赞美。
- 年来了绝功名念,独未忘情向隐沦。
- “年来”表示近年来或这段时间内。”绝功名念”意味着彻底放弃功名利禄的追求。”独未忘情向隐沦”表示虽然已经放下功名,但仍然怀有对隐居山林的向往之情。
-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看淡的态度和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强调了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的重要性,以及保持独立思考和个性自由的重要性。
【译文】:
姚宋之亡,世事已新,我选择隐居于一隅之地,避免尘世纷扰。
忙碌一生,未曾完全理解人生的虚幻,世人皆忧虑身外之物,而我仍忧心于身外之事。
夜深人静,独自对着月光沉思,寻求心灵的安宁;春风轻拂,花儿盛开,生机勃勃。
我已决心摒弃功名之心,但内心深处仍有对自然生活的美好回忆与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即事次李本存少府韵 其三”作为题目,可能是一首应景之作,也可能是诗人自创的一首诗词。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姚宋”、“一丘”、“红尘”、“劳生”、“梦中梦”、“身外身”、“夜月”、“春风”等,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诗人用“姚宋亡来事事新”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积极期待。他认为,尽管朝代更迭,世事变迁,但总有新的希望和机会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和发现。这种乐观的态度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劳生未悟梦中梦”这句诗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虚幻,同时也鼓励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诗人认为,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来自于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而不是外在的物质财富或权力地位。这种思想具有深远的意义,它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追求有意义的生活,而不是盲目追求名利和地位。
“夜月推敲烦木客”,描绘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对着月光沉思的场景。这种情境反映了诗人的内心孤独和对知识的渴望。诗人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展现了他对文学和艺术的深厚热爱。
“独未忘情向隐沦”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他虽然已经放下功名利禄的追求,但仍然怀有对隐居山林的向往之情。这种情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人认为,只有远离尘世喧嚣,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真谛和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一系列意象的运用和深入挖掘,传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它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