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瘴海,一炬烈戈船。
重耳袪犹在,相如璧幸全。
衣冠争鼠伏,爵位半蝉联。
不愧何忠肃,临危更乞怜。
【注释】
- 西风吹瘴海:指在海上用兵,瘴气弥漫。
- 一炬烈戈船:形容战斗激烈。
- 重耳袪犹在:重耳(春秋时晋国公子,后为晋文公)流亡在外时被秦穆公救过,后来他回国即位,成为霸主,“袪”是古代的一种剑,这里指宝剑。
- 相如璧幸全:蔺相如以“玉壁”换回和氏璧的故事。
- 衣冠争鼠伏:指朝廷中大臣们争权夺利,像老鼠一样躲藏起来。
- 爵位半蝉联:指朝廷中的大臣们像蝉一样的官职世代相传。
- 不愧何忠肃:不愧于何忠肃的忠诚。
- 临危更乞怜:指在危急时刻,还要向别人乞求怜悯。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借古讽今,表达了对朝政腐败无能的愤慨之情,同时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对国家、民族的赤子之心。
首句“西风吹瘴海”,描绘了海上用兵的艰难环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
次句“一炬烈戈船”,形象地描述了战争的激烈程度,让人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第三句“重耳祛犹在”,引用了历史上的典故,表示自己虽然历经磨难,但仍然坚守信念,不屈不挠。
第四句“相如璧幸全”,则是指战国时期蔺相如以“玉壁”换回和氏璧的故事,表现了诗人对忠诚和智慧的赞美。
第五句“衣冠争鼠伏”,描绘了朝廷中大臣们争权夺利,像老鼠一样躲藏起来的场景,反映了当时政治黑暗的现实。
第六句“爵位半蝉联”,则是指朝廷中的大臣们像蝉一样的官职世代相传,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最后一句“不愧何忠肃”,则是说自己的忠诚和勇气,不愧为国家、民族的栋梁之才,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民族的深深眷恋和期望。
整首诗通过咏史诗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民族的深沉情感和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