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路蕃荆榛,抗节风尘底。
秉兹贞白心,岁寒奉君子。
注释:世上的道路充满了荆棘与榛莽,我坚持自己的节操和志向。秉持着贞洁之心,即使到了寒冷的冬天,我也愿意侍奉君子。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坚守节操、不为世态所动的坚定立场。诗中通过对比世路的荒芜与自己的坚守,突出了诗人的高洁品质。最后一句更是将坚守与奉献的精神推向极致,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世路蕃荆榛,抗节风尘底。
秉兹贞白心,岁寒奉君子。
注释:世上的道路充满了荆棘与榛莽,我坚持自己的节操和志向。秉持着贞洁之心,即使到了寒冷的冬天,我也愿意侍奉君子。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坚守节操、不为世态所动的坚定立场。诗中通过对比世路的荒芜与自己的坚守,突出了诗人的高洁品质。最后一句更是将坚守与奉献的精神推向极致,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注释】 ①乾道二年(1166年),陆游任夔州通判,时金人侵蜀。乾道六年(1170年)春,陆游奉诏出使金朝议和。在赴金途中经过四川,作《海上用兵次萧申之韵五首》。 ②“干戈”句:言海中无战事。宁:平安。峤:山名,在今广西兴安县西南。 ③“有诏”二句:言征召司马文亮回朝,因未上奏而罢。司马文亮,字景行,号静翁,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市)人,绍兴进士,官至枢密院编修,后因事被贬谪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送人之金陵”意思是:送你到金陵去;金陵:今南京。首联是说,六代的都城建康在金陵,东南第一州是金陵。金陵,古地名,六朝时的建康,隋时改为江宁郡,唐改金陵府,宋升为行省。后因指今南京。颔联是说,你虽然没到过,但是清梦已经游览过。颔联的意思是:你虽然没到过,但清梦已经游览过
《题吴节妇诗卷》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吴节妇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忠贞不屈、高洁自守精神的崇尚和追求。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四海归无地,一身从所天。 - "四海"指的是天下,这里指代了整个世界或国家;“无地”表示无法找到容身之地,形容处境艰难。 - “一身”指自己或自己这一生,这里强调了自己与世隔绝的孤苦境遇。 - “从所天”意即跟随天命或命运,表达出一种顺从命运
【诗句解读】: 1. 姚宋亡来事事新,一丘聊复避红尘。 - "姚宋"可能指宋朝的灭亡或衰落。"事事新"意味着一切事物都焕然一新。"一丘"是比喻,指一个角落或小地方。"聊复"表示姑且、权宜之计。"避红尘"意为逃避世俗的纷扰。 - 此句表达了一种对旧时代的怀念以及对新生活的适应和接受。诗人通过对比新旧时代的变化,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积极态度。 2. 劳生未悟梦中梦,举世皆忧身外身。 -
【注释】 1. 西风吹瘴海:指在海上用兵,瘴气弥漫。 2. 一炬烈戈船:形容战斗激烈。 3. 重耳袪犹在:重耳(春秋时晋国公子,后为晋文公)流亡在外时被秦穆公救过,后来他回国即位,成为霸主,“袪”是古代的一种剑,这里指宝剑。 4. 相如璧幸全:蔺相如以“玉壁”换回和氏璧的故事。 5. 衣冠争鼠伏:指朝廷中大臣们争权夺利,像老鼠一样躲藏起来。 6. 爵位半蝉联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幽”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答案】 (1) 春天来临,我总是起得早些,到山中幽静之处多做些事情; (2) 我常采药于山林深处,看云彩在山涧溪流之上飘移; (3)
【注释】 游智老寺次韵:游览智老寺并即兴作诗。智老,名不详,为当时一位隐者。 上方人不到:意谓此寺高在天上,常人不能到达。 岚气晓氤氲:指晨雾弥漫,山色迷蒙。岚,山间的云雾。 鸟道初无路:意谓通往寺院的小路如同鸟儿飞翔一样,没有踪迹。 僧居半是云:意谓僧人居住的地方一半是云雾缭绕。 青山空色相:意谓青山虽然有色有形,但因心静如水,所以色相皆空。空,佛教术语,指事物的本质和实质。 流水悟声闻
诗句原文:海上用兵次萧申之韵五首 其五 天网开三面,民生亦少瘳。 釜鱼方假息,柙虎尚遗忧。 海曲闻休戍,淮南会寝谋。 伏波何见晚,甘作贾胡留。 注释与赏析: - 注释: 1. 天网开三面:比喻政治或社会形势开放,多方利益得以兼顾或平衡。 2. 民生亦少瘳:指人民生活虽然受到一定的困扰,但相对之前已有所缓解。 3. 釜鱼方假息:形容人处在危险或困境中暂时得到休息。 4. 柙虎尚遗忧
【注释】 1. 带甲:指全副武装的士兵。三郡:泛指三个郡,即扬州、益州和荆州一带。投鞭:用长柄的马鞭投掷出去,比喻一挥而就。梁:桥梁。人心异秦越:意谓人心不同,各如其主,如同不同的地域之人。天险谩金汤:意谓天险也不过是虚设,不能阻挡金汤般的坚固城防。谩:同“漫”,空自。火烈牙樯遁:意思是说火光照亮了船桅,战旗被风吹得飘扬。星驰羽檄忙:意思是说军情紧急,文书传递迅速。羽檄:羽毛做成的军符
转饷逾千里,屯兵费万金。 龙骧频失利,鱼腹半幽沉。 地势无夷险,人材有古今。 凄凉江汉咏,貔虎谩如林。 【注释】 转饷:运送军粮。 逾:超过。 屯兵:驻军。 费:耗费。 龙骧:指战船。龙骧是汉代名将马援的别号,此处借指战船。 失利:失败。 鱼腹:指被水淹的地方。 鱼腹半幽沉:比喻部分军队被水淹。 地势:地势。 无夷险:没有险阻和平坦。 人材:人才。 古:古代的人材。 今:当代的人材。 貔虎:貔貅
【释义】 江上秋风吹得很急促,在小舟上等晓行出发。 前边的山头上新月刚刚出现,正是晚潮开始上涨的时候。 【注释】 西风:秋风。 维舟:系舟于岸边。 晓行:早晨出行。 前山:指靠近江边的山上。 新月:初升的弯月。 正是:正赶上。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词人以“题秋江送别图”为题,描写了一幅秋江送别的画面,并寄寓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词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层次分明,脉络清晰。首句写景
诗句输出:南枝春信早,倦客鬓痕深。 译文输出:春天的讯息早早就从南边的枝条传递过来,而我也因为长时间的漂泊,显得有些憔悴,两鬓间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关键词注释: - 南枝:指南方的树枝,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春信:春天的信息或迹象。 - 倦客:形容因长期在外而感到疲惫的人。 - 鬓痕深:指鬓角因劳累和时间流逝而变得深刻。 - 岁晚:指年老或事物衰败。 - 空江曲:空旷的江边弯曲处。 -
题宋道君画二首 其一 绛帻秋风里,青城夜月中。 君王有先见,应写雁来红。 诗句逐句注释 1. 绛帻秋风里:在秋风中,人们常佩戴红色的头巾或头饰以示喜庆或哀悼。 2. 青城夜月中:在夜晚的月光下,青城山显得格外静谧和神秘。 3. 君王有先见:这里的“君王”可能是指宋道君,他的预见性或洞察力让他能够捕捉到自然界的变化,并将其转化为艺术创作的灵感。 4. 应写雁来红:因为宋道君的先见之明
童冀的《题钩勒竹四首·其三》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抒情的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野鹤弄清影:“野鹤”指的是一只自由飞翔的鹤,它“弄清影”即清晰明了地显现出影子。这里的“弄清影”可能是指月光下,鹤的影子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难以分辨。 - 徘徊临曲池:“徘徊”形容鹤在池塘边来回走动,似乎在寻找或思考什么。“临曲池”则描绘了鹤靠近池塘的场景,可能是为了饮水或沐浴。 - 离离霜羽短
下面是对该四首诗逐句释义及赏析: 1. 汉女挟湘妃 - 汉女:这里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汉武帝的宠妃王昭君,也称为“明妃”,她被派往匈奴和亲,象征着和平与文化交流。 - 挟:携带,此处形容王昭君带着使命和责任出发。 - 湘妃:指湘水的女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湘妃常常被描绘为美丽而哀伤的女神,代表着爱情与悲剧。 2. 霓旌导羽衣 - 霓旌:是一种五彩斑斓的旗帜,常用来象征祥瑞或帝王的权威。 - 导
月澹秋阴薄,庭空夜色寒。 西风剪云母,片片堕琅玕。 注释与赏析: - 月澹秋阴薄:“月澹”,指月亮明亮而柔和;“秋阴薄”,形容秋天的夜晚,月光显得较为稀疏和淡薄。 - 庭空夜色寒:“庭空”,庭院空旷;“夜色寒”,描绘出一种深夜时庭院中寂静而寒冷的氛围。 - 西风剪云母:“西风”,指的是来自西方的风;“剪云母”,形容风力强劲,能够如同剪刀一样剪裁云朵似的,将云朵吹散成细碎的形状。 - 片片堕琅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