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冀
《又题墨菊二首 其一》是明代诗人童冀的作品,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下面将逐一解析这首诗的诗句、译文、注释以及作品赏析: 1. 诗句解读: - 采采东篱菊,秋香正满庭。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田园景象,诗人在东篱下采摘盛开的菊花,菊花散发出浓郁的香气,使得庭院中弥漫着秋天的气息。 - 定知陶靖节,不读太玄经。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崇敬之情
童冀的《题睡凫 其六》是明代诗人创作的一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变迁和人际关系变化的深沉感慨。下面是诗句、译文、注释及赏析的逐一解释: 1. 诗句释义: - 彭泽休容后:彭泽县,在今江西省境内,曾是诗人曾经任职的地方。“休容”,即停止公务活动,退隐之意。 - 西风满面尘:西风,秋风,常用来象征秋天的萧瑟;“满面尘”暗示了诗人面对秋风吹拂时满眼所见都是尘土,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心境的苍凉。 -
``` 白发陶彭泽,东篱立晚风。 宁能效王掾,早作黑头公。 注释: 1. 白发:指年老,此处形容诗人年迈。 2. 陶彭泽:即陶渊明,古代著名的诗人。 3. 东篱:指菊花丛中的一种植物,常用来象征隐逸生活。 4. 立晚风:在傍晚时分站在菊花丛中,感受晚风。 5. 王掾(yuàn):古代官名,指担任王家属吏的官员。 6. 黑头公:形容年纪已大、头发花白的公职人员。 赏析: 这首诗以“题睡凫”为题
童冀的《次胡仲申先生斋居述怀韵十首兼简宋景濂先生 其四》是一首表达了作者对生活感悟的诗作。下面是诗句、译文、注释及其赏析: 1. 诗句释义: - 寒食多风雨,年年苦欠晴。:寒食节时天气多变,常常伴随着雨水和风,使得人们每年都期盼着晴朗的日子。 - 凄凉麦孟饭,不到北邙茔。:在凄凉的环境中,连最简单的食物——麦饭,都无法得到满足,更不用说去墓地扫墓了。 2. 译文对照: - 译文一:
诗句原文: 九日浊醪尽,黄花笑酒杯。夜深山月黑,不见白衣来。 注释解释: - “九日浊醪尽”:指重阳节(九月九日)饮酒庆祝的情景,这里的“浊醪”指的是浑浊的酒。 - “黄花笑酒杯”:菊花盛开,与酒相伴,增添了节日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夜深山月黑”: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山中夜色已深,月光昏暗。 - “不见白衣来”:白衣可能是指白衣使者、仙人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写景抒情,借景抒情。“夜月沙如雪”,点出时间是夜晚,月色很美。“春江水似天”,写出了春天的江水清澈见底,仿佛天空一样。“烟波幽梦远”意思是说烟波浩渺中,我的思绪飘得很远很远,但却没有到达那令人心醉神迷的凤池边,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和壮志难酬的悲愤情绪。 【答案】 ①“夜月沙如雪”:夜深了,月光皎洁明净
诗句:东篱秋色晚,白发对斜晖。独怪休官后,犹纡墨绶归。 译文: 在秋天的夕阳下,我坐在东边的篱笆旁,看着那金黄的菊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伤。我的白发随着斜阳洒落,仿佛是时间在我身上留下的印记。我不禁感叹,自从辞去官职后,我还依然保持着那份文人的姿态,握着笔杆,继续书写着属于我自己的诗篇。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童冀的作品《又题墨菊二首·其二》中的第二句。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平生胡伯始,曾是汉庭人。 - 生平:一生的经历和成就 - 胡伯始:胡伯始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个人物或事件,此处可能指的是诗人对某人或某事的评价 - 曾是汉庭人:曾经是汉朝时期的人物 2. 老去长为客,儒冠果误身。 - 老去:年纪增长 - 长为客:长期在外漂泊,没有固定的居所 - 儒冠:传统的学者帽或者读书人的帽子 - 果误身:确实耽误了自己的身体
童冀的《次胡仲申先生斋居述怀韵十首兼简宋景濂先生·其二》是一首表达了作者在与友人相逢之际,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以及对未来时光的期望的诗作。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相逢三岛客:诗人与来自不同地方的朋友相遇,如同在三个岛屿上旅行一样,充满了新奇和期待。 - 东海又沧田:东海的水域再次变得宽广而深邃,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 - 不记辽东鹤:诗人忘记了自己曾经养过的辽东鹤
【注释】 次:跟随。胡仲申:名宗,字仲申,号云峰,明末清初文学家、诗人。斋居:指书斋。述怀:表达心中的感慨。韵:诗体,这里指诗篇。十首:一首。简:书信中的用语。宋景濂:字景濂,号青莲,明末清初文学家、诗人。“其三”:第三首。 【赏析】 此诗作于明亡之后,作者在清初的动荡岁月中深感国破家亡的悲凉,对故国的思念和亡国的痛感交织在一起,于是写下了这首《次胡仲申先生斋居述怀韵十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