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梅花》。全诗如下: 靓妆高髻不为神,绰约仙姿自在真。 岁晚长江无凤侣,天寒空谷有佳人。 清香度水月笼影,□萼委堤风送尘。 新叶渐抽青实小,人间正是艳阳春。 注释与赏析: 1. 靓妆高髻不为神,绰约仙姿自在真。 - 靓妆:指女子打扮得十分漂亮。高髻:指把头发束成高高的发髻。不为神:不是因为神仙而打扮。绰约:指姿态优美、柔美。仙姿:指仙女一样的姿态。自在真:自然真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琰的作品,共四句,每一句都蕴含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 “玉蕊含章妙入神,雪中谁得似渠真。”这句诗描绘了梅花在雪中的形态,以及它独特的魅力。梅花的花瓣如同玉石一样细腻,散发出淡淡的香气,令人陶醉。在寒冷的雪中,只有梅花能够展现出如此美丽的形态,仿佛是上天的恩赐,让人不禁赞叹它的神奇。 “担头归计功成将,墙角生涯遁世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梅花在雪中傲然挺立
【注解】 1. 干如精铁老犹神,独秀江干胜玉真:梅花的干,如同精炼的铁一样坚硬而充满生机。它独自高耸在江边,其美胜过玉树琼花(比喻梅花)。 2. 香绽寒枝惊木客:梅花散发出阵阵香气,仿佛把树枝都惊呆了。 3. 珠生枯蘖骇鲛人:梅树上的珠子生长在枯死的枝条上,令人震惊。 4. 霜威未遂金笳调,阳气初吹玉管尘:虽然冬天已经过去,但寒冷的霜气还没有消散。春天的气息开始萌发,万物复苏。 5.
梅花 其八 一声玉笛暗伤神,忽忆家山思倍真。 塞北绝无同调客,江南多有赏音人。 碧窗含影来寒月,绣阁浮香和暖尘。 今日重游歌舞地,剩簪芳蕊为迎春。 注释: - 一声玉笛暗伤神,忽忆家山思倍真。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听到一曲悠扬的笛声后,心中不禁涌起对家乡山川的深深思念。 - 塞北绝无同调客,江南多有赏音人。 - 这句诗描绘了北方与南方的不同景象,北方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浮屠清净世难伦,细行威仪总是真: 浮屠即佛教,清净指修行无为,世难伦指世间纷扰难以比肩。细行威仪总是真表示行为端正,举止得体都是真实不虚。 2. 方外未能无职事,人间应识有君臣: 方外即出家人,未能无职事指虽超脱尘世但仍需承担一定的职责。人间应识有君臣表示尽管身在方外,仍要明白社会的基本秩序和等级制度。 3.
【注释】 寄葆光子偈:葆光子,即葆光,唐代诗人。这首诗是写给葆光的,所以用“偈”这种佛教经文的文体。秋雨高槐噪暮蝉,芸窗书客思悠然:秋天的雨滴敲打着树冠上的高槐树叶发出声音,傍晚时分的鸣声仿佛是树上的蝉在叫唤。芸窗(藏书的书窗)里坐着读书的客人,他正在沉思。时危已幸身无辱,性达何忧路未便:国家正处在危急存亡之际,我有幸能够保持自己的清白而不受屈辱;只要自己有高尚的情操和通达的才智
迷时只欲寻师度,悟了原来自放船。 迷惘之时只想寻找一个老师来引导,悟道之后却要自己放掉船只自由航行。 这里的"迷时"指的是迷茫的时候,"悟了"是指理解并领悟到了道理。而"寻师度"则是在寻求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自放船"则是指在领悟道理之后,要放下所有的束缚,自由地去探索和实践。 十里芰荷风景好,一天星月水光鲜。 十里的荷花景色美丽迷人,一天的星月光辉照耀水面。
【注释】 姑射仙人:传说中的神仙。玉雪裳:形容人洁白如玉,这里指神仙的衣服是白色的。骑龙飞下白云乡:指神仙骑上一条龙飞向白云缭绕的仙境。逋翁老去孤山冷:指诗人年老时独自居住在孤山,感到冷清寂寞。水色香:指西湖的美景。千载:千年。这句意思是说,西湖的美景经历了千年依然如此美丽迷人。 【赏析】 《倒垂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注释】 半崖秋水图:指一幅描绘秋天景色的山水画。半崖:半山腰。秋水:秋天的水。卷石巉岩蘸绿波,结盘古树挂藤萝。巉岩:高峻陡峭的山石。卷石:形容山石被水气蒸腾后,仿佛被卷起的样子。巉岩蘸绿波:用“蘸”字形象地写出了山间的清泉和碧波相融的景象。结盘古树:盘古开天辟地时留下的大树。挂藤萝:挂在树上的藤蔓。披图起我还乡兴,更欲乘风发棹歌。披图:披览图画。起我还乡兴:看到这幅画让我产生了思乡之情
【注释】 长夏:漫长的夏季。沉沉:深沉的样子,形容绿树浓阴的景色。偶来:偶尔而来。珍禽:珍贵而美丽的鸟。冰弦:指乐器中的弦乐部分,用冰制成,音调清越。忘机操:忘记心机,意即超脱世俗名利。应是:大概应该是。高人:高洁的隐士。识此心:懂得这种心意,指懂得诗人的心境。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画面描绘的是一幅夏日山居图。诗人从画中捕捉到一个“偶来”的画面,一个“珍禽”,一个“冰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