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的《龙江送别图》的序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送客千里行,酌以一杯水。 - 这里用“酌”字形象地描绘了主人为客人准备的水杯,暗示着离别时的深情。 水清见真心,长江浩无涘。 - 水清澈见底,可以反映出水的纯净和真实。而长江的浩瀚则象征着人生的广阔和无尽。 行子无定端,飘泊讵能止。 - “行子”指的是远行者,他们没有固定的目的地,只能随波逐流,漂泊不定。
雪山小景 几架茅茨蔽风雨,万重岩壑老云烟。 开门长日无闲事,未必招提却是禅。 注释: 几架茅茨:几座茅草覆盖的小屋。茅茨,用茅草盖成的屋舍。 万重:形容山势重叠,层叠不断。 招提:寺院名,即招提寺,是古印度阿育王为弘扬佛法而建立的一座佛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宁静而深远的山林寺院的景象,通过具体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内心的平静。 首句“几架茅茨蔽风雨”
【注释】 驻马:停马驻足。淇园:即淇水之滨的园林,这里泛指淇园。霁:天气放晴,云开见日。 三山:传说中的地名,位于东海之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芙蓉:荷花。 武公:周朝诸侯国郑国的君主郑文公,姓姬。琅玕:一种美玉。 霁色:雨后天晴时天空的颜色,此处用以形容画中景色。漪漪:波纹荡漾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历淇园时所作。诗人首先写景,描绘了春末时节淇园的景色。“驻马淇园春正浓”
【注释】 1. 松鹤:指松树和仙鹤,古人常用以比喻长寿。 2. 神仙骐骥:指神马和良驹,都是古代传说中的吉祥物,此处用来比喻诗人自己。 3. 解飞鸣:可以自由地飞翔。 4. 刷羽翎:用羽毛擦拭。 5. 九皋:指深泽中。 6. 清唳(lì):清越的叫声。 7. 月中听:在月亮下面听到。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写一幅松鹤图。首句以“神仙骐骥”喻诗人自己,次句写诗人在松顶上独自独立,用笔极为简练
注释: 鸡鸣山,高峻险峭的山峰多么雄伟。 北风吹雪积不住,猿狖也不敢来攀登。 佛教寺院古刹踞其巅,真是人的智慧偷天巧。 洋河急流在下面奔腾,石洞内千佛隐其间。 我来正好逢严冬,祈愿严寒作冰封裂土。 却似南国青莲花,漏尽回阳逞奇绝。 此山壮丽雄边州,应有神灵护明灭。 想起唐宗曾驻跸,忽听金鸡催晓日。 近来陡过七百年,古往今来事非一。 事非一,可奈何,惟有名山常不朽。 登高得句聊自慰,葡萄满注金叵罗
【解析】 “江梅吐奇芬”意思是江边梅花散发出奇异清香;“贞清岁寒色”意思是梅花的芬芳在冬天依然清新。这两句写出了梅花傲然不屈、高洁坚毅的特点,突出了梅花不畏风霜、凌寒独自开的特性。“画师为写真”意思是画师要画出梅花的真实面貌;诗人用拟人修辞手法,赋予画师以人格化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凤尾拂寒玉”意思是凤尾竹像寒玉一样美丽;诗人把竹子比作“寒玉”,突出了竹子的高洁品质
【注释】 罗浮:山名。在广东省。仙子:仙女。 江皋:江边。 云旂:彩旗。 王母:道教中的最高神,主掌阴间,是玉皇大帝的妹妹。 蟠桃:即“长生桃”,传说中一种仙果。 【赏析】 此诗描绘的是罗浮山下一位美丽女子,她醉后用胭脂染红自己的素袍,误以为是吃了满树的蟠桃。这是一首咏物诗,写景抒情,以景衬人,托物言志。 第一句点明地点——罗浮山,交代时间——昨夜(从字面上看,似乎是在写一个故事)
注释: 狂夫杂兴其一: 夜深,雨滴落在屋檐上,与烛光相映成趣。十年来,我漂泊在湖海之间,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 谁知一醉,竟然忘记自己的形象和身份,彻底放纵自己,成为了真正的狂人。究竟,究竟,究竟是什么样的狂夫?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的一首杂咏之作,表达了他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首句“夜深,雨滴落在屋檐上,与烛光相映成趣。”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画面。屋檐上的雨滴与烛光相互辉映
注释:河桥边分手,客人回家了。秋水潺潺,小船泛行。 万里关山鸿雁影,三吴云水白蘋花。 译文:在离别时,我与你分别在河梁上,你回到了你家。秋天的江水波光粼粼,我们乘船渡过江去。 万里之外,有一群大雁,它们向南飞去;三吴地区,水乡景色如画,白色的苹花盛开在湖面上。 赏析:这首诗描写的是送别友人张南宾回到家乡的场景。第一句写送别的地点和情景,“客还家”点明这是送人归家的离别。第二句写江水之清
【注释】 越吟:即《越吟》,是唐代诗人贾岛的诗作。羁客:指贾岛。张南宾:即张志和。《新唐书》卷七九《文艺传中·乐志一》:“张志和字子同,杭州人……善吹笛,解琵琶,自为歌词,有《渔歌子》《采桑子》《龙兴寺竹枝词》等篇。”龙沙:指西域沙漠地区。 【赏析】 此诗是送别友人张志和归越吟之作。首联写与友人离别时情景;颔联写回到故乡后的情景;颈联写在家乡逢人交谈时所说的话;尾联写自己与友人分别后思念他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