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真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手法赏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考生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进行具体分析,然后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生平、诗词风格、表达技巧等进行分析。题干“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是此题的关键信息,要求学生对诗句的翻译、注释和赏析要分清主次,重点分析第一句“满眼青山紫翠重”
诗句解析: 1. 淮南催我去朝天:“淮南”指的是中国的南方,这里指代诗人的家乡。“催我去朝天”意味着家乡召唤他前往京城(朝天通常指朝廷或首都)。 2. 矫首蓬莱近日边:“矫首”是抬头的意思,“蓬莱”是古代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心中的向往之地。“近日边”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京城生活的期待和兴奋。 3. 山树重重秋已近:“山树重重”形容山上树木茂密,层叠交错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要求“注意”,然后浏览选项,逐项分析,确定诗句的出处及作者。本题要注意以下关键词:“五匹西来”“风沙千里”“青春幸预瑶池驾”,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最后进行赏析。 (1) 题干要求注意“五马图”。五匹马是西域进贡给汉朝皇帝的东西,所以称为“五马图”;五匹马都是名贵的良马,所以称为“良马”。
诗句释义: 1. 遥山只在半空中:描绘了远方的山峦在天空中显得遥远而渺小。 2. 沧海蓬莱有路通:表示大海和仙山(蓬莱)之间有一条路可以相通。 3. 双树西风秋洒洒:描述了秋风中两棵树的景象,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 4. 仙游一曲寄丝桐: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之情,希望像鸟儿一样自由地飞翔。 译文: 遥远的高山只在半空中,大海和仙人居住的地方有一条通道。秋风中的两棵树摇曳生姿,如同在仙境中飘荡。
【注释】 青山白云图:指画中的山水。青山、白云,指山中景色;画图,指所绘的画;披拂,意指轻轻展开或舒展,这里指打开画卷的意思;氤氲,形容云雾飘忽缭绕,这里借以代指云雾;仙家,指神仙;空青外,指虚无缥缈之处;一榻,指床;见分,即相见。 赏析: 《题王右军书屏风》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全诗共四句,第一句“忆向山中看白云”,点明诗人在山中观赏到美丽的白云。第二句“画图披拂思氤氲”
【注释】 白云:指高耸入云的树木。 树重重:形容树多。 碧水光涵一镜空:清澈的水面映照着天空,如同一面明净的镜子。 世外红尘飞不到:世间的尘俗纷扰飞不到这里。 只消挥扇听松风:只需挥动扇子聆听松涛声就可以了。 【赏析】 《题扇面》是一首写景诗。诗人通过写景抒发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白云深处树重重”,以白云喻树,以树喻人,写出了树林之密集。第二句“碧水光涵一镜空”,写山间清泉与蓝天交相辉映
注释:你的家位于高高的云层之上,树上啼叫的猿猴声呼唤着你。作为客人来到淮南已经想要离去,画中的图景却是庐陵。 赏析:此首诗是诗人为友人画山水题诗之作。诗中通过写友人居处之高、山猿之声,来烘托友人之居的高远;通过写自己欲去之情、画中之景,来表达对朋友的怀念。全诗意境清幽,语言简练,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注释: 红叶飘落,萧萧作响,深涧重峦,景色苍茫;远处的山峰矗立,仿佛倚靠在空中。自古以来,山川就以它们的壮丽景色而自豪,但这里并不属于吴地(指今江浙一带),也不是越中(指今浙江绍兴一带)。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秋色盎然的画面。首联“红叶飘萧涧壑重”描绘了秋天落叶纷飞,山涧重重的景象;“遥青矗矗倚浮空”则描绘了远处的山峰高耸入云,仿佛与天空相接
注释: 江水在西面奔流不息,日夜发出的声响。船夫敲打鼓声催促人们登船出发。滕王阁上神仙般的客人,一曲空歌等待着月色明朗。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描写的是一个送别的场景。诗中通过对江水、船夫、滕王阁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人物的动作、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一个离别的场景。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诗人以“江水西流日夜声”开篇,描绘了一幅江水东流不息的画面
【注释】 老来:指年迈。尊拳:尊指酒樽,拳指拳头。夜壑悠悠:夜壑,深山大壑。悠悠,深远的样子。不记年:不记得年月。人事、梦寐:都指过去的事情。忆君:思念故人。泪如泉:泪水像泉水一样涌出。 【译文】 年纪老了就不应该耐得烦琐的礼节,夜晚的深壑让人忘记了年华;人生的事象现在一样如同梦境一般虚幻,想起你我只有泪水滚滚如泉。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之作,写对故人的怀念之情。上片首二句说:“年华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