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真
在探讨诗歌的美感时,我们往往被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所吸引。郑真的《用韵答夏威原绝句十首》就是这样一种作品,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诗句,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首句释义:“淮山掌教愧斯文,夜榻曾论肺腑亲。”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学识的谦虚以及对他人真挚友情的认可。淮山掌教,指的是担任教育职务,但诗人认为自己未能充分发扬光大所学的文墨知识,感到惭愧;夜榻
淮山落木正萧萧,梦里瀛洲碧海遥。 止愿归来茅屋底,夜凉明月听吹箫。 注释: 淮山:即淮南的山峰。 萧萧:形容树叶飘落的声音。 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仙山名,这里泛指美好的梦境中的家园。 止愿:只希望。 茅屋:简陋的房屋。 底:底部。 赏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作者对美好家园的向往和憧憬。 首句“淮山落木正萧萧”,以落木萧萧之声起兴,营造出一种深秋的氛围。这种氛围与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后两句则是诗人的愿景
濠上波生五色文,纷纷鱼鸟独相亲。却怜流俗相嗤黠,空作乡闱第一人。 - 诗句原文: 濠上波生五色文, 纷纷鱼鸟独相亲。 却怜流俗相嗤黠, 空作乡闱第一人。 - 诗句翻译: 在濠水之上,水面上泛起了五彩斑斓的水纹。 鱼儿和鸟儿都聚集在这里,彼此相亲相爱。 我不禁感叹那些庸俗之人的愚昧与浅薄,他们竟然嘲笑我。 我只是在这科举考试中取得了第一名而已。 - 注释解释: 1. 濠上波生五色文 -
诗句释义: 天高河汉烛奎文,灯火山窗夜独亲。 谩道翰林华盖逼,手裁春帖是何人。 译文: 在夜晚的山窗下,我独自点着灯学习,仿佛银河中的星星都为我点亮了光芒。虽然我是翰林院的一员,地位尊崇,但这份孤独让我感到压力巨大。然而,当我拿起笔墨开始写诗时,所有的压力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这首诗是我内心世界的反映,是我情感的真实写照。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
【注释】 欲寄多情:指想向皇帝表达自己的忠心。锦衣若幸:如果有幸(指被皇上赏识)。便作笙歌席上人:一旦得宠,成为歌舞宴饮时的主角。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唐玄宗李隆基面前应诏所作的,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忠心和报国之志。 首句“欲寄多情愧不文”,诗人说自己虽然有满腹的忠心,但是自己却没有什么文采可以表达,所以感到不好意思。这实际上是表达了诗人的自卑和无奈。次句“好将忠孝答君亲”
注释: 八月二十七日早钟梦后在新城闻王府召命说: 华发(指头发花白)相将五十年,飘飘剑佩向淮天。 床头一卷春秋学,梦里犹闻殿下宣。 译文: 华发五十年相伴,剑佩随风飘向淮河天边。 床头摆放着一卷《春秋》,梦中还听到皇帝的召唤。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表达了他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卷:诗人的头发已经花白,但他仍然保持着年轻的激情;他的剑佩随风飘向淮河的天边
【注释】八月二十七日早钟梦后在新城闻王府召命说:梦 里犹闻殿下宣,春明曾到禁廷前。 锦床绣褥亲王座,听说遗经二百年。 译文:梦中还听到殿下的传唤,春明曾经到过皇宫的禁廷。 华丽的床上铺着锦绣的褥子,坐在亲王的座位上,听到有人谈论《遗经》。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梦中听到朝廷召唤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朝廷的忠心耿耿和对国家的深深忧虑之情。诗中“锦床绣褥”和“亲王座”等词语
注释:桃花在春风中早早绽放,红艳如妖,美丽迷人。我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天空中云彩和霞光交织的景象。我想询问桃花的千年历史,笑指给瑶池中的阿母家。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春天桃花盛开的景象,以及人们对桃花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观察桃花的盛开过程,感受到了春风的温暖和美丽。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桃花千年历史的好奇,以及对瑶池中阿母家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注释: - 百篇写得旧时文,指自己曾经写过许多诗篇。 - 风月何由语笑亲,意谓如今已无法与亲人朋友一起欣赏美好的风景和谈笑。 - 为道老来长作客,意为年岁已高,不得不常做他乡之客。 - 苍颜愁对镜中人,意指看到镜中的自己,因岁月的流逝而感到忧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面对老朋友夏威原时的即兴之作。诗人回忆过去的创作生涯,感叹时光荏苒,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与亲朋好友一同欣赏美景、谈笑风生。同时
千金骏马五花文,可是南阳帝里亲。 圣代恩涵溟海阔,独怜烛武不如人。 注释:这是一首赠给夏威的原诗,用韵回答他的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夏威的赞赏之情,同时也揭示了诗人自身的感慨。 赏析:此诗为酬答夏威原《用韵答夏威原绝句十首》之十。前两句写夏威原的才气非凡、出身名门,以及与天子的特殊关系。后两句则通过烛之武自比,抒发了诗人对权贵的失望与无奈。全诗以豪迈之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