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羽
怀舍中牡丹 轻薄东风燕子斜,长安有客未还家。 烧灯不是春山夜,对月虚怀旧馆花。 卧处小屏霞寂寞,梦中芳草蝶喧哗。 天涯物候关情极,乘兴思浮碧海槎。 【注释】: 1. 怀舍中牡丹:怀念故乡的牡丹。 2. 轻薄东风:轻拂春风。 3. 燕斜:燕子倾斜。 4. 长安:指唐代京城长安,这里借指诗人的故乡。 5. 烧灯:元宵节夜晚放焰火。 6. 虚旧:空灵,虚无。 7. 小屏:屏风。 8. 霞寂
注释 - 新春旅怀报东桥中丞:表达对东桥中丞的思念。 - 门径斜斜一半荒:描述门前的小道已经变得半荒废。 - 钟山终日抱茅堂:钟山整天被茅草覆盖。 - 春寒尚苦莺声涩:春天虽然寒冷,但莺鸟的啼叫声依然清脆。 - 雪水新生鱼藻香:用新雪融化的水浇灌花草,散发出香味。 - 白鸟寄书三月到:白鸟送来书信,表示春天的到来。 - 青崖归梦十洲长:在青翠的崖壁上做梦,梦见自己回到遥远的十洲。 -
【注释】金华:金华山,位于浙江省。筵:宴席。引奏后即事八首:指作者在宴席后所作的八首诗。小仗:仪仗。穿花:指仪仗队穿过庭院的花丛。午钟:中午的钟声。五色伞:用五种颜色做成的彩伞。黄帕幂:黄色的帐幕。大官:指皇帝。紫驼峰:指紫金驼峰,一种名贵的茶。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退居金华后所作,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山林生活的向往。前半部分写宴席散后,仪仗队的行列穿过庭院,午钟响起,五色伞下
注释:中使迎轩簇彩旃,千官仍聚在玉河边。香烟未散龙旗起,今日君王御讲筵。 赏析:此诗描写了皇帝驾临讲筵的场景。“中使迎轩簇彩旃,千官犹在玉河边。”意思是说有中使(宦官)来迎接轩门,簇拥着彩旗,而朝廷上的文武百官还在玉河岸边。这反映了当时皇帝出行时文武官员仍然聚集在一起的场面。“香烟未散龙旗起,今日君王御讲筵。”“香烟未散”指的是皇帝刚刚离开,“龙旗起”表示皇帝回来了
送中川老先生朝贺 苍龙殊喜映前光,学士含香拜玉皇。 九庙庆成崇宝祐,万年枝茂发灵祥。 华封不阻崆峒祝,仙宴欣沾芍药方。 典学古来求正士,桓荣端合领春坊。 注释: 苍龙——指朝廷(或皇帝)。 殊喜——特别高兴。 学士——指中川老先生的官职。 含香——形容香气扑鼻,这里指中川老先生在朝拜时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玉皇——指天帝。 九庙——指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古代帝王常于太庙祭祀祖先。
《春去》是明代诗人蔡羽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萍藻经春高石床,水亭终日柳花香。 坐忘屋里青山近,卧起天涯绿草长。 楚国登楼空作赋,梁园啼鸟苦思乡。 东栏芍药三年别,谁护西湖夜雨狂。 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 诗句解读: 1. “萍藻经春高石床”描绘了春天时水面上的浮萍和藻类植物随着季节变化而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它们生长在高高的石头床上。 2.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首句:“立秋日客去与启之静坐” - 注释: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秋季的开始。这句诗描述了一个特定的时间点,即立秋这一天。“客去与启之静坐”可能意味着客人离去后,诗人与某人(启之)一起安静地坐着,可能在等待或欣赏某种自然美景。 2. 第二句:“蝉噪乘凉江雨轻” - 注释:夏天的蝉鸣声在凉爽的江风中显得尤为响亮,而细雨如丝般轻柔地洒在江面上
寓别徐东园 华裾偏喜狎轻鸥,略去形骸趣更幽。 地底新开沧海脉,山头曾见凤凰游。 红泉送酒穿松去,绿藻浮花过槛流。 莫道西园容易遍,紫霞中自有丹丘。 注释: 1. 华裾偏喜狎轻鸥:穿着华丽的衣服却喜欢接近小鸥。 2. 略去形骸趣更幽:稍微放下尘世的纷扰,追求更深的宁静与自然。 3. 地底新开沧海脉:地下新开辟的像大海一样的脉络。 4. 山头曾见凤凰游:在山上看到凤凰在飞翔。 5. 红泉送酒穿松去
注释: 在寻找幽静的地方坐看山色,山岚气息湿透了衣服。 太阳快要落山了还在高高的亭上坐着欣赏景色,云彩归去而僧人却没有回来。 赏析: 此诗描绘的是一位诗人寻幽访胜的情趣,他站在高高的亭上,看着天边飘浮着的朵朵白云,心中涌出无限感慨。他看到云彩飘然而去,却不见僧人归来,不禁感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这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
这首诗描述了在冬夜中,诗人在草堂中静坐思考的场景。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诗句释义及翻译: 1. 灯火青青闭草堂:这一句描述了草堂内灯光明亮,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青青,可能指的是青绿色的灯罩或蜡烛,给人以温暖而宁静的感觉。 2. 茶烟犹自搅炉香:这里描绘了茶烟袅袅上升的景象,以及茶香在空气中飘散的情景。炉香通常意味着温暖、安静和舒适。 3. 寒宵不尽官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