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万杰
【注释】 一瓢浊酒:指一杯浑浊的酒。竹床边,指在竹林旁边小憩。西风:秋天的风。 潦倒狂夫:潦倒的狂士。自怜:自我怜惜。 醉卧:睡得很熟。不知:不察觉。 【赏析】 此诗作于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当时杜牧在宣武军中任节度判官。他因受牛僧孺排挤被免职闲居,心情十分郁闷。这首诗便是在秋夜饮酒之后写的。 诗以“一瓢浊酒”开头,点出诗人所饮的是一杯浊酒。这浊酒不是寻常之酒,而是“一瓢”,是诗人特意准备
下第出都呈南归诸友五首 罗万杰 长铗驱驰日色沉,一樽对影倍萧森。凭将燕市和歌泪,洒到陵阳石里心。 译文: 我如同长剑般驰骋于日落的黄昏之中,独自对着影子显得格外萧瑟。我将心中的忧伤化作泪水,洒落到了陵阳石中,寄托着我对朋友们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下第出都呈南归诸友五首》是明朝诗人罗万杰的作品。诗人在描绘自己的心情时,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失落表现得淋漓尽致
注释:画中的朱颜华发是真,还是假?野鹿无心芒履肥。我也曾沉迷于酒意,借君筇杖醉扶归。 赏析:诗题“题画”,即在图画上题写诗句。此诗为题画诗,描写一位老翁,他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依然饱满,他手持筇杖,行走在山水间,饮酒自娱,其乐融融。整首诗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注释: 风雨篇四首:指杜甫的《风雨》四首诗。这首诗是杜甫在战乱中流寓夔州所作,其中“风雨”指的是战争带来的破坏和苦难。 杨花飞尽散孤村,远客归思劳梦魂。 注释:杨花已经飘落,只剩下一个孤立的小村落,远离家乡的游子思念家乡的心情如同梦一样难以摆脱。 欹枕自怜春色晚,满江风雨一灯昏。 注释:我靠在床头自怜春天的景色已经晚了,满江的风雨使得一盏灯光显得昏暗。 赏析:
注释:风雨交加的天气,暮色中细雨飘洒透出一丝凉意;落日时分,小舟系在岸边还未安稳。 我遥想故园里春草的颜色,如今只能在梦中见到。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思乡之情的诗。诗人在风雨之中,独自驾舟,望着天边渐渐西沉的落日,内心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他想象着故乡春天的草地应该是翠绿一片,但现在只能在梦中见到那些景色。这种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无尽遐想,正是这首诗的情感核心
【注释】 敝:破旧。貂裘:指代官员所穿的貂皮外衣。耐:忍受。沾巾:落泪。囊: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有剩余的钱用来买酒。酒钱:即“买酒之资”。当年:从前,指过去。问舌人:卖嘴的人,这里比喻那些善于阿谀奉迎的人。 【赏析】 《唐摭言》卷十载:大中三年(849)进士及第,又登宏辞拔萃科的李频上《下第呈诸公》,诗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时颇受讥评。其实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诗歌内容整体理解,然后抓住重要诗句的理解,最后结合重点词句的手法和效果分析诗歌的感情。本题中“征鞍无处不飞沙,渐觉林光散晚霞”“去去燕云携满袖,行行岭月落谁家”是全诗的关键所在,应着重理解其含义,同时注意关键词语“沙”“霞”“燕云”“月”。 【答案】 (1)征鞍:战马所骑之鞍,指战马。 沙:沙子,比喻风沙。 (2)霞
【注释】 (1)“候火夜铛”句:等待炭火烧旺。“铛”,古炊具,形状似锅而小。 (2)“松风数”句:听松风吹动水壶,仿佛有沸腾之声。“数”,动词,多次、屡次;“沸”,“翻腾”。 (3)“茶烟”句:煮茶时,茶烟轻飘,袅袅升空。“缥”,青白色;“缥”,形容烟气之轻,亦指茶烟。 (4)“迥出”句:茶烟袅袅升起,高入白云之上。“迥”,高远的样子。 【赏析】 此诗写除夕之夜的清寂和宁静,表现诗人对家人的深情
【注释】陌上:田间。如烟:像烟一样轻。侠少:豪侠少年。游:游玩的意思。金镳:马嚼子。镳,马嚼子的金属部分。白狐裘:白色的狐皮大衣。鸣鞭:用马鞭声驱赶马匹。转入柳堤去:指骑马沿着柳树的堤岸前行。无数:极言杨花之多。扑紫骝(lǘ):被杨花打中。 白话译文:豪侠少年在田间小路上骑马游玩,身披白色狐皮大衣,骑着骏马。他挥动马鞭驱马向前,沿着柳树的堤岸奔驰,只见路边飞起无数的杨花,纷纷落在骏马的身上。
【注释】 1. 壬辰:指唐僖宗中和三年。2. 除夜:除夕。3. 短发飒风:形容人到老年时,头发稀疏。4. 盛年逝水过:指人生短暂,像流水般易逝。5. 古今梦几回:比喻世事沧桑,变化多端。6. 静眼忽窥破:形容心境宁静,对世事看得明白透彻。 【赏析】 《壬辰除夜》是唐代诗人崔涂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除夕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