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万杰
``` 清宵静几相对,落日茅檐自闲。 知己何如浊酒,素交那似青山。 注释诠释: -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在夜晚独自面对静谧的书桌,享受着宁静的时光,直到夕阳西下,茅草屋檐下的自己依旧闲适自得。 - “知己”指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浊酒”则是比喻一种简单而纯粹的快乐; - “素交”指纯洁真挚的交往,“青山”则象征着坚贞不渝的品格。 赏析讨论: 罗万杰通过这首《瞻六堂即事十首
注释:登上高山,山顶和天空一线相连,野僧在白云间耕作劳作,我解开衣带稍作休息。傍晚时分,万叠的乱山在夕阳照耀下变得通红如火。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远、宁静、美丽的山水画卷。首句“绝顶平天一线通”,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山峰之高,直插云霄,与天空相接,形成了一条直线。次句“野僧耕凿白云中”,则展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诗人在山巅之上,与野僧一起耕作于白云之间
【注释】 万山深处一闲人,手葺蓬茅老此身。 —— 万山深处有隐居的人,自己动手修补房屋,度过余生。 淡粥盈壶齑满钵,家风不改旧清贫。—— 稀饭满满一碗,菜蔬满满一钵,家风不变,保持了以往的清贫。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山居生活的诗。诗人在万山的深处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他自给自足,过着朴素而平静的生活。他用“手葺蓬茅”来描述他的住所,表现出他的坚韧和毅力。他的生活方式简朴无华
【注释】 1. 碧水青山指点中:在碧绿清澈的湖水和苍翠青葱的山峦之间,我仿佛在指点。碧水指湖,青山指山。 2. 秋光澹处暮云浓:当秋日阳光暗淡的时候,远处的晚霞显得特别浓烈。澹,淡。 3. 平担楖栗千峰去:在平坦的道路上行走,就像扛着榛子一样艰难。楖栗,榛子。 4. 极目沧波感慨同:望着茫茫的水波,心情和它们产生了共鸣。沧波,大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景观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山水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鉴赏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阅读诗作,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圈点出相关诗句,最后结合注释内容、重点词语和手法赏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托旷观以适性:在广阔的天空中观赏自然景物来调节性情。旷望:辽阔的天宇。适性:调养性情。闲:随意地,无拘束地。罔两:古时传说一种会飞的怪物,也写作“亡”。《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这里泛指飘忽不定的东西
注释:吟诵了一半的佛经,剔去了半盏茶水的残渣,但睡魔仍然不肯降服。 点燃了一炉香,一根香柱插在炉中,我躺在床上听雨打在寒冷的窗户上。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山居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大自然的敬畏。首联“吟残半偈剔残缸,突兀睡魔未肯降。”描绘了他在夜晚静坐时,通过念诵佛经来驱赶困乏和疲惫的状态。颔联“榾柮一炉香一柱,卧听微雨打寒窗。”则进一步描绘了他如何通过点燃香柱来安抚自己的心灵
【注释】 秋风萧瑟天气清,万里无霞月正明。 初向溪边摇素练,忽离海峤傍高城。 高城索寞凉飙急,残柳参差昏鸦集。 桂树娟娟影渐横,银河耿耿光才入。 水晶宫阔玉壶寒,云母屏空碧露湿。 吹箫楼上凤皇栖,织锦堂中蟋蟀泣。 白苎含愁舞袖闲,青衫掩泪琵琶涩。 霜落星移玉漏深,如何对此不伤心。 生憎翠被芙蓉帐,羞结双珠玳瑁簪。 镜里孤鸾空照影,曲中别鹤易成音。 有客还赓荡子赋,无人更续白头吟。 可怜蟢子坠罗帏
【注释】 瞻六堂:见《晋书·王戎传》。王戎有才气而矜持,常以“阿堵”自喻。即事:见前《登北邙山》注。六堂:《左传》:“王使韩宣子来言成周之宇、制度、则望,及宗庙郊社之事。”杜预注:“天子有六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皆三公也;司徒、司马、司空,皆三孤也;少内、少府,亦三公也;共伯,亦三孤也。六卿,中大夫、左中右士也。六卿、九大夫、二十七士。”即事:指朝廷之事。屡幸先着(屡):频数。先着:指王戎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王定国谢新茶》。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押平水韵。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 1. 营生药灶茶灶,得意花边竹边。 - 营生:谋生,指为了生计而做的工作或活动。药灶:用来煮草药的火灶,这里指种植药材的田地。茶灶:用于烹茶的火灶,也指种茶的地。得意:满意、高兴。花边:指花草的边缘,比喻美好的地方或事物。竹边:指竹林边缘,常用来比喻清幽的环境。 2. 时强闲人说鬼
【注释】 瞻:仰望,仰视。轴:车辕,引绳。薖(zhōu):大车。“轴”指大车。 丽泽:指东汉班彪所著《汉书》。 蓼莪(liǎo'ěr):《诗·小雅》篇名。作者不详,是一首悼念亡友的哀诗。 【赏析】: 《瞻六堂即事十首》,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作,共十首,此为第一首。诗人在开元二十四年春到夏初,在东都洛阳居住时所作。此诗描绘了诗人对洛阳生活的惬意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一门以内师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