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肃
【注释】 ①渥洼:水草丰美的湿地。神骥:神马。气如龙:神马的神气像龙一样矫健。②玉鼻:马的鼻孔,比喻马有玉一般的美色。③騣(chì):马颈上下垂的鬃毛。金蹄:指马的蹄子,金色,比喻马蹄金亮。雪尾:马尾巴,比喻马尾巴白如雪。④太㒒:指马高大威猛,立于人前的样子。⑤丝络:马笼头。缓:柔软。⑥大明宫:唐朝宫殿名。唐玄宗在长安建大明宫,规模宏大,极为壮丽。⑦仗:皇帝出行时的仪仗队。 【译文】
【注释】 题马四首:唐代李贺有《马诗》四首,这是其中第四首。马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诗人经常描写的对象。此诗为咏马诗,通过描绘一匹良马的外形与神韵来赞美它。“双瞳夹镜”指马的眼睛,“气横秋”指其雄壮之气。“露寝羲台不足游”中的“羲台”即羲皇之台,传说中黄帝所建,用以祭天。“不足游”意谓这匹良马虽然雄姿英发,但只能远观而不能接近。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的咏物抒情诗。开头四句写良马的形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严子陵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朝廷的忠诚之心的作品。以下是逐句的解析和注释: 1. 帝揽英雄已中兴 - 这句表达了皇帝已经在英雄的帮助下恢复了国家的繁荣。"帝"指的是皇帝,"揽"在这里意味着抓住或者利用,"英雄"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英勇人物,而"中兴"则是指国家的再次强大。 2. 我何勋业树朝廷 - 诗人在这句话中表达了自己的功绩无法与历史上的英雄相比
【注释】八尺权奇:即八尺驹,古代骏马名。白鼻騧:白色鼻子的骏马。东来万里自流沙:指来自西域的骏马,千里迢迢而来。顾盻:斜视,注视。雄高:雄伟高大。偏宜:最适宜。帝家:皇宫。 【赏析】此诗咏物言志,托物言怀。首联写马,颔联写人,颈联写马与人的关系,末联抒发诗人的感慨。 “八尺”“白鼻”,写马,突出马之高贵;“权奇”是说马之非凡,而其能如此,在于它有超群的本领。“白鼻”是马的特征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以及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的含义、重点、情感、人物形象和诗人的思想意境,考核诗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考核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文学艺术特色的能力,注意结合词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本题要求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注释】 笠泽:古地名,在今江苏吴江县。驻归桡:停船靠岸。甘橘肥鲈:泛指美味佳肴。一瓢:指酒量很小的酒。断送客愁:形容忧愁无法排遣。洞庭:湖名,在今湖南北部。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开头两句“秋风笠泽驻归桡,甘橘肥鲈酒一瓢”,点出诗人的行踪和所处景物。首句中的“笠泽”是古地名,在今天的吴江县境内。次句中“甘橘肥鲈”是指当地的特产,用来形容这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
《淮阴绝句》是一首由明清两代诗人谢肃创作的诗,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城中车马喧尘土:描绘的是淮阴城内外繁华热闹的景象。城市的中心地带,车马往来,扬起的尘土遮蔽了阳光,使得整个场景显得喧嚣而充满活力。 2. 淮里鱼龙戏海潮:指的是淮水之滨,鱼儿与龙儿在水中嬉戏,仿佛在与汹涌的海潮做着亲密的交流。这一景象不仅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
注释:青骢马还没有解开缰绳,它闲来无事在沙苑里乱咬。水清澈草肥美,风日都很和煦,你不用急着靠近玉阶。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匹未经驯服的青骢马。首句“青骢未解络头丝”,形容这匹马尚未被驯服,还保持着野性。第二句“沙苑闲来啮痒时”,则描述了这匹马在沙苑里闲逛,咬着东西寻找刺激的情景。第三句“水洁草肥风日美”,则是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环境,水清草绿,风和日丽,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归车二首其二 清箫送月山中夜,绿酒看花野外春 得挽归车载老亲,还乡未到巳欢欣。 注释:得挽回车上载着年迈的双亲,虽然还没到达故乡,就已经欣喜若狂。 清箫送月山中夜,绿酒看花野外春。 注释:在山中夜晚,吹起清脆的箫声送别;在野外春天,喝着绿酒观赏花朵。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美好回忆。首句“得挽归车载老亲”,诗人巧妙地运用“得挽”一词
诗句原文: 归车得为老亲牵,不畏路难如上天。 千里青山过齐鲁,下邳河上恰乘船。 注释解释: - “归车得为老亲牵”:指诗人得以驾车返回家乡,陪伴年迈的父母。这里的“牵”字,表达了对父母的深情依恋和责任。 - “不畏路难如上天”:形容道路艰难困苦,但仍然勇往直前,如同面对困难毫不畏惧。这里用“天”来比喻困难,强调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 “千里青山过齐鲁”:描述了车辆行驶在连绵不断的青山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