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肃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三月十一日过吴江桥: - 这句描述了诗作者在特定日期(三月十一日)经过或游览了吴江的一座桥。这里的“吴江”通常指的是今天的江苏省苏州市一带,而“桥”则特指某座具体的桥梁。 2. 江光湖色渺西东: - “江光湖色”指的是长江和太湖的景色,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所见之景的广阔和深远。“渺西东”意味着视野宽广,东西方向延伸,给人一种宽广无垠的感觉。 -
诗句释义: 1. 不为刘郎作谏官:这里的“刘郎”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名士、政治家、文学家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他以忠诚和智慧闻名于世。这句诗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以及自己不效仿他的仕途生涯。 2. 桐江小艇载垂竿: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画面,诗人乘坐着桐江上的小船,手持钓竿,悠然自得。 3. 高风想见千年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诗人想象着诸葛亮的高风亮节,仿佛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4.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为南宋诗人王柏,字元卿。他一生沉沦不仕,曾隐居在苏州虎丘山,与陆游、范成大等名士有过交往。诗中描绘了虎丘山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以及自己的孤独寂寞之情。 闾门望虎丘 雄城百雉控江湖,虎气腾空失湛卢。 唯有垂杨依绿水,棹船游女唱吴歈。 注释: 1. 闾门:古代城门之一,位于江苏苏州市阊门内。 2. 虎丘:位于苏州市西部,因山上常有老虎出没而得名。 3. 百雉
注释: 先生:指许由。许由,字武仲,东周隐士,尧舜时为九州长官,后辞官归隐于箕山之下,采菊自娱。 若肯:如果愿意。临天下:治理天下。 舜禹皋夔:都是古代著名的贤臣。舜是尧的儿子,禹是商汤的祖先,皋、夔则是古代的贤臣。 却重一瓢轻万乘:形容许由淡泊名利,轻视万乘之尊(指帝王之位)。万乘,指天子的马车,有万辆马驾着的车辆,泛指帝王之车。 乾坤真个有闲人:天地间真的存在闲适的人,指许由这样的隐者。乾坤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画竹的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参书戏墨冠神州”,意思是说,在这幅画作中,作者以书法的形式描绘了竹子的形象,这种绘画技艺使得整幅作品显得如同一幅画卷一样,充满了艺术的气息和美感。这句话中的“参书”指的是书法,而“戏墨”则是指绘画技巧。通过这两句,我们可以看出这幅画作不仅仅是简单的竹子形象,而是经过精心构思和巧妙布局的作品。 第二句:“忽作飞仙又几秋”,这里运用了典故
诗句原文: 战国文章巳不醇,雄奇只合数先秦。 泰山碣石云天表,未许燕然继后尘。 译文: 战国时期的文章已经不纯熟,只能效仿先秦时期的雄奇之作。泰山的巨石犹如矗立云端的天柱,我不愿再追随燕然山的足迹,去追寻那已逝去的辉煌。 注释: 1.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分裂时期。 2. 雄奇:雄伟奇特,这里指战国时的文章。 3. 数先秦:模仿先秦时期的文学风格。 4
诗的原文 秀麦青青三月时,王孙行处每踟蹰。 銮旗一去无归日,空写瑶池八骏图。 译文与注释 秀麦青青三月时,王孙行处每踟蹰。 - 秀麦:指嫩绿色的麦苗,春天的美景。 - 三月:指的是春季,通常这个季节麦苗开始生长。 - 王孙:古代对贵族或皇族的称呼,这里可能是指诗人自己。 - 踟蹰:徘徊不前,犹豫不决的意思。 - 鸾旗:古代皇帝出巡或出征时所用的旌旗,此处借指皇帝。 - 瑶池
谢太傅庙,天生贤达济时艰,再造王家笑语间。一自白鸡成梦后,越人空识旧江山。 诗句释义 - 天生贤达济时艰:指的是谢太傅天生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杰出的才能,能够在国家面临困难时挺身而出,帮助君王渡过难关。这里的“济时艰”意味着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 再造王家笑语间:描述了在谢太傅的努力下,国家再次恢复了往日的繁荣与和谐,人民的生活也变得充满欢笑,象征着国家的复兴。 - 一自白鸡成梦后
注释: 谁道姮娥是羿妻,桂花香露湿云衣。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嫦娥并不是嫦娥奔月后留在人间的妻子,而是在月宫中的神仙。她之所以会出现在人间,是因为她的衣裳被月光照射得晶莹剔透,就像桂花一样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让人忍不住要伸手去触摸。 翻然跃入清虚府,不□人间有别离。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嫦娥在月光下轻盈地跃入了月亮的中心,那里是一个清幽而神秘的地方。在那里,她不会因为人间的离别而感到痛苦
诗句原文: 题谢太傅像 其一 未战已能知胜负,戎夷何可抗王师。 捷书忽自淮淝至,谈笑从容更着棋。 译文: 在没有战斗的情况下就能预知战争的胜负,怎么能抵抗强大的敌军?突然收到捷报,原来是淮淝那边传来了胜利的消息,我还能悠闲地对弈呢!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肃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战场场景。"未战已能知胜负"表达了作者对战争局势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