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肃
诗句解析: 1. 槁砧逝矣遗孤小,白发姑嫜方寿考。 - “槁砧”指的是已废弃的砧石,通常用于比喻失去生活依靠或希望。在这里,它可能暗示着某种失落或结束。 - “遗孤”指的是留下孤儿。 - “姑嫜”是对妻子的敬称,“嫜”是古汉语中的对女子的美称。 - “方寿考”意为正安康长寿。 2. 彼苍应念未亡人,孝节于吾硕终保。 - “彼苍”指苍天,这里表达了对上天的期待和请求。 - “未亡人”即未去世的人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中都奉诏诣南京,画省抡𣏣得俊英。 注释: 中都(今北京)接到皇帝的诏令前往南京,在画院中挑选人才。 译文: 我在中都接到了皇上的命令,要去南京去执行任务,在画院里选拔有才华的人才。 2. 巳睹凤凰如帝德,仍歌蟋蟀见民情。 注释: 我已经看到了凤凰象征着帝王的恩德,同时蟋蟀的声音也反映了百姓的生活状况。 译文: 我已经看到了凤凰,它象征着国家的恩德
注释: 八月纂风风正急,合观海涛如涌山。 八月的时候,纂风的风势正猛,合在一起观览海潮就像涌动的山一样。 鱼龙挟势地维动,鸿雁流哀天宇闲。 鱼龙在水里挟着气势,大地的脉络都在颤动;鸿雁在空中流下哀伤,天空显得空寂而遥远。 云断禹峰浮一盖,烟轻吴峤濯千鬟。 云层断开了,露出了禹王山的峰顶,云雾缭绕,仿佛是一朵巨大的伞盖;烟霭轻柔,飘过吴越的山峦,好像千万条秀发在梳洗。 挥杯不惜临流饮
次汪佥事登北固楼送同年佥事之各府州县分治 韵就送朝京 新峨豸角总英俦,京口同登北固楼。 日月丽天钟阜近,风霜卷地浙江秋。 敕书按俗乘骢马,旄节还朝驾鹢舟。 自古长才宜大用,太平功业焕皇猷。 注释: 1. 新峨:这里指的是新安郡,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淳安县附近。 2. 豸角:指动物刺猬的头部,这里用来比喻人才。 3. 英俦:英才群集。 4. 京口:即今天的江苏镇江,历史上是重要的军事和商业城市。 5
解析 这首诗是送行诗,通过送别王允诚任咸阳县丞这一事件抒发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以下是逐句的详细解释和注释: 龙江杨柳拂春烟,拗赠新条作马鞭。 诗句释义: “龙江”可能指代河流,“杨柳”常用来比喻离别之情,“拂春烟”形容春天来临,柳树轻摇着随风起舞,如同烟雾般飘散。“作马鞭”意在比喻将柳枝作为赠与友人的礼物,寓意着希望友人如骏马般驰骋于仕途之上。 宝剑有光终贯斗,太珠脱翳岂沉渊。 诗句释义
【注释】 开元:唐玄宗年号。明皇:指唐玄宗(李隆基)。骑龙马:指唐玄宗曾自比为天上的龙驹。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因山有温泉得名。太平:指天下太平无事。华萼楼:唐代宫殿名。张五幄:指皇帝在宫中举行大典时,以布幔覆盖五座大殿。校群经:指皇帝阅览经书、史书等典籍。不疑:汉文帝之宠姬,后立为皇后。野鹿衔花卧:指不疑被废后,卧于长门宫,怀念帝恩。却跨青骡首蜀行:指唐肃宗即位后,从成都出发去收复长安
【解析】 此诗是送友人赴京的,全诗四首。第一首咏圣君,第二、三首写友人,第四首写诗人与友人别后情景。第一首咏颂皇帝圣明,第二首写皇帝对贤士的器重,第三首写友人才高,第四首写诗人对友人的眷恋。“皇帝龙飞十五年”,以“皇帝龙飞”喻皇帝英武非凡;“紫泥诏下九重天”,以“紫泥诏”喻皇帝诏书,言皇帝诏书传至京城九重天;“欲令万姓俱安业”,“万姓”指百姓,谓皇帝诏书旨在使天下百姓都能安居乐业
青山万叠自天来,一个茅亭傍水开。 汉日巳随黄道转,客星空向钓台回。 千年风节一编史,百岁光阴几酒杯。 最爱风光如此好,落花啼鸟莫相催。 注释:青山层层叠叠地从天上飘落下来,一座茅草亭子就傍着水流而建。太阳已经随着黄道运行到了正午,月亮也高悬天空,就像在寻找那遥远的钓台一样。这千年来的风霜雨雪都记载在这历史的编年史里,百年来的光阴就似那一杯酒,让人回味无穷。我最喜欢这样的风光,因为它如此美好
夏孚中所藏斑姬援笔图 娉婷容貌入宫初,洒落才华绝世无。 自分婕妤承过宠,敢烦天子与同车。 齐纨皎洁秋风早,长信幽清夜月孤。 无限思情归赋咏,挥毫临卷不胜书。 注释: 1. 娉婷容貌入宫初,洒落才华绝世无。 - 娉婷:形容女子美丽动人的姿态。 - 入宫初:指进入宫廷初期。 - 洒落:才华出众,不受拘束。 - 绝世无:举世无双,无人能够匹敌。 2. 自分婕妤承过宠,敢烦天子与同车。 - 自分:自信
诗句解析: 1. 击毬嬉戏动三军:描述了张建封击毬的场景,使得整个军队都因他的行为而活跃起来。 2. 乘势奔驰若有神:强调了张建封的技艺高超,使得他在击毬时显得如同神灵一般。 3. 但见马头飞电闪:形象地描绘了击毬时马匹的速度和力量,仿佛是闪电般快速。 4. 不教杖底起纤尘:表示张建封的技艺精湛,以至于他的击球杖在击毬时都不会留下任何灰尘。 5. 凤笙仙乐从归醉:形容击毬时的背景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