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媞
【注释】 ①丑奴儿:词牌名。又名“采桑子”、“罗敷媚”等。 ②春闺:指女子的内室,这里代指自己的闺房。 【译文】 不知春天的景色现在如何?乱杀啼莺。 细雨和晴天一样多,芳草茸茸在夜间生长。 深锁窗户深处没人看见,另有一番幽清的境界。 这时候的心情,却怪桃花照眼明亮。 【赏析】 上片首句点题:“不知春色今如许。”这一句是说:春天的景色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诗人无法回答,只好用反问句来表达。“春色”二字
下面是对这首名为《西湖》的七言律诗的逐句释义: 1. 十锦长塘十里开:“十锦长塘”指的是长满各种花草的池塘,“十里”则强调了其广阔和壮观。这里的“开”字描绘出了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景象。 2. 遥看春草绿于苔:诗人站在远处,看到春草的颜色比地面上的青苔还要绿,这里运用了颜色上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3. 金鞍狭路争驰骤:描述了骑马的人在狭窄的路上奋力奔驰的情景
【解析】 本诗是一首咏春的词,词人以“日日懒朝妆,闲却银床金井”来表现自己对春天的留恋之情。全词意境清新明丽,语言浅切自然,风格质朴。 上片写春景。“耐过”二句说,经过一番春寒后,花枝上几枝花影在闪动。“闪杀”,即“闪烁”之意。“日日”两句,承上“耐过”意,写自己的慵懒:懒得早晨梳妆打扮,也懒得起床到庭院里去赏花。“懒朝妆”,“懒”字下得妙,把作者对春天的依恋和喜爱表达得委婉而含蓄
【注释】 一病凄然:一病后心情凄凉,感到悲伤。 秋色萧条:秋天的景色显得萧条。 枝枝败叶:树上的树枝上挂着一些凋谢的叶子。 吟转苦:虫子鸣叫的声音听起来很痛苦。 为甚不辞劳:为何要忍受劳累。 随意起来:随意地起床。 西风削处如刀:西风吹过树梢,像一把刀割一样锋利。 梦魂飞过段家桥:梦中我骑着马飞越了段家桥。 茫茫云共水:茫茫无边的云雾和江水相接。 西子:指美女西施,这里借以比喻梦中的情人。
雪 注释 - 天涯一望茫茫白:形容雪覆盖了整个世界,视野中一片洁白。 - 积玉堆琼亘长陌:形容雪堆积如玉,琼花铺满大地,延伸至远方的田野小径。 - 兴来何处子猷船:以子猷自比,表达了在雪景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和灵感。 - 高卧谁家袁安宅:以袁安自喻,表达了在雪天静卧,享受宁静的生活。 - 山中千树噪饥鸦:描绘了山林中积雪的景象,乌鸦因食物匮乏而发出叫声。 - 自扫冰鳞自煮茶
满江红·晓起 【注释】晓起:早晨起来。梳头:梳妆打扮。玉台:指梳妆用的镜台,借指女子。推窗:推开窗户。东风:春天的风。西风:秋天的风。黄鸟语:黄莺啼声。小园:花园。最堪怜、半好半残花,春如病:最令人怜惜的是那一半开一半落的花,春天就像生病了一样。寒共暖,相为政:冷热交替着相互制约着。蜂与蝶,应争胜:蜜蜂和蝴蝶,争相比美。只青青帝子:只有娇嫩的皇后。坐来端正:坐得端庄秀丽。芳草也能迎淑气
《小春》 小春人更倦,坐觉微寒侵。 衰草已失绿,红梅缀疏林。 沈水焚欲尽,薄酒还自斟。 筒内韬细笔,壁间静瑶琴。 古人于此时,凝神以正襟。 谁知深闺里,亦惕坚冰心。 注释: 1. 小春:指春天的开始,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2. 小春人更倦:形容春天到来时,人们感到更加疲惫。 3. 微寒侵:轻微的寒冷气息袭来。 4. 衰草已失绿:指草地上的草已经失去了绿色的生机。 5. 红梅缀疏林
释义: 夜已深,银河的月影渐渐低垂,楼头的明月又沉向西天。 五更时分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四周墙壁传来各种各样的虫鸣声。 注释: 1. 漏永银河影渐低:夜晚很长,银河的月影渐渐低垂。漏指古代计时器,这里指深夜。 2. 楼头明月又沈西:楼头上明月再次沉入西边。沈是落下的意思,形容月亮慢慢下沉的景象。 3. 五更展转不成寐:到了凌晨五更时分,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展转,指翻来覆去。成寐,指入睡。 4.
晓起梳头,尘满了、玉台明镜。试推窗,东风却比,西风还劲。乱树爱听黄鸟语,小园懒步红芳径。最堪怜、半好半残花,春如病。 寒共暖,相为政。蜂与蝶,应争胜。只青青帝子,坐来端正。芳草也能迎淑气,丛兰别自成幽性。但小廊、一带曲阑干,闲堪凭
不知春色今如许,乱杀啼莺。酥雨浓晴。芳草茸茸隔夜生。 琐窗深处无人见,别是幽清。此际心情。翻怪桃花照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