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锡
《长平庄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写于公元766年(大历元年)春,时杜甫流寓梓州之永安宫。 诗句解释: 藐孤暗遣出宫门,深望少康参雪耻。 御剑亲将贵主挥,莫教玉叶污泥滓。 已同小妹逝泉途,帝上煤山赴鼎湖。 宝带珠襦遗道路,五侯七贵丧妻孥。 长平气绝贼惊愕,戚里载归徐进药。 臂血犹红宛转生,终悲骨肉俱零落。 季芈原因人负全,孤身已分葬冰天。 国亡不辱复不死,缺月何堪望又圆。
长平庄歌 鸳鸯分散不同池,只影高空归碧海。 死后还邀湛露恩,赐钱营葬广宁门。 石马悲鸣风惨淡,金蚕出没雨黄昏。 韦氏里中香渐散,荀侯巾上泪多痕。 名标彤史垂终古,身入黄泉觐至尊。 空陇年年寒食节,白杨青草最销魂。 注释: - 长平庄歌:这是一首描绘长平庄景色和人物命运的诗歌。 - 鸳鸯分散不同池:鸳鸯本是一对伴侣,现在却被迫分离。他们分别生活在不同的池塘,象征了他们的悲剧命运。 -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创作的一首七言诗。此诗描写了春天里,江南曲院风荷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留恋之情。下面是逐句翻译: 1. 春江两岸百花深,皓月飞空雪满林。 春日的江面上,两岸盛开着各种各样的花朵,洁白的月光映照着树林,仿佛天空中的雪花飘落到了林中。 2. 为爱良宵清似昼,独来江畔试幽寻。 为了享受这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一人来到江边,尝试寻找一种幽静的氛围。 3.
释氏贵无生,不在形骸久。 性真既已离,色相复何有。 寺僧惑愚民,丹漆饰木偶。 谓是肉身存,双耳长齐口。 斯言或信然,结习终多狃。 四大了不空,六根反尘垢。 何如任归全,清净还高厚。 死者欲速朽
夜宿石人坞钟氏霁峰书屋 入坞云峰暝,举步迷原陆。 夕露零蔓草,瀼瀼沾衣服。 寒镫木杪青,有人居空谷。 崎岖远叩门,一犬吠茅屋。 山家见客投,欣然便留宿。 妇子起为炊,须臾黄粱熟。 就枕及夜分,虚斋秋气肃。 落叶兼流泉,声声彻幽独。 乍疑风雨至,清音振林麓。 鼪鼯啼高松,鸟雀噪深竹。 孤怀悄以悲,酣寝逊童仆。 注释: - 入坞云峰暝:进入山坞,云雾缭绕山峰昏暗。 - 举步迷原陆
冬晓登韬光禅院后山望晴雪 天地气严凝,出郭游人少。 踏雪登山巅,凌虚纵远眺。 万户炊烟迟,奇景湛清晓。 竹折枝蒙密,松危势天矫。 足底多寒云,眼前绝飞鸟。 风惊碧落间,日出扶桑表。 千重越岫明,一带钱江小。 百里纷皑皑,众象争皦皦。 积素射晴霞,异光互回绕。 目眩下高峰,冥蒙林壑杳。 举首望精蓝,楼望俱缥缈。 诗句翻译及赏析: 1. 天地气严凝,出郭游人少。 —— 天气寒冷而严肃
这首诗是王维的《山居秋暝》。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一入清凉境,不知有炎热。 - 注释:一旦进入那清凉的境界,便忘记了外面的炎热。 - 译文:一旦进入那凉爽的境地,便忘记了外面的炎热。 2. 山深云气浓,松茂月痕缺。 - 注释:山深时云气浓厚,松树茂盛时月光斑驳。 - 译文:山间云气浓厚,松树林中月光斑驳。 3. 烦涤阴涧风,寒生幽崖雪。 - 注释:烦躁之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过朱氏山庄》。 译文: 刚过了合涧桥,便到了云林寺。 泉石奇秀,仿佛不是人间的地方。 不知道万木之中,亭台楼阁更幽深。 溪水声隔着竹子喧哗,松树的颜色当楼翠色。 鹤认识岭上的云归,僧乘坐萝叶到山。 岩石的一角长久留连,淡然忘名利。 注释: 1. 才过合涧桥,便到云林寺:才过合涧桥,表示诗人经过这个地方,到达了云林寺。 2. 泉石奇以秀,疑非人间地:泉水和石头奇特而美丽
【注释】 秋仲:秋季初,泛指秋天。 净慈寺:寺院名。 夜游:夜晚游览。 白云间:指寺院上空。 径:小路。 竹林:寺院附近的竹林。 草木逢秋澹:草木因为秋天而颜色淡黄,这里用来形容秋天的景色。 山峦入夜深:山峦在夜色中更显得苍茫深远。 梵语:佛教经文诵读的声音。 禅心:禅宗修持者的心境。 南屏胜:南屏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这里指代南屏峰下的净慈寺。 高僧许共寻:希望能找到高僧一起探讨佛法。
【注释】 小憩空亭恋翠微:小憩,休息。空亭,空旷的亭子。恋翠微,依恋着山间的青翠。 上方日暮客过稀:上方,山名。日暮,日落时分。客过稀,游客稀少。 春秋阅尽水长冷:春秋,指四季的变化。水长冷,指溪水的流动。 风雨到来山欲飞:风雨,指暴风雨来临。山欲飞,指山峰在风雨中若隐若现。 岭半树高猿每挂:岭半,山的半坡。树高猿,形容树上的高枝上有猿猴。每挂,经常挂着。 林间云暝鹤知归:林间,树林间。云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