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馨桂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哲理。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plaintext 世外逍遥梦亦清,翛然嗜好若忘情。 烟波有待垂纶去,风月无劳扫径迎。 四海男儿关壮志,千秋造物忌荣名。 龙潜凤哕皆前定,悟到盈虚意尽平。 ``` 注释 1. 世外逍遥梦亦清 - 在这个世界之外,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梦想也如此清澈。 2. 翛然嗜好若忘情 - 洒脱自在,对任何爱好都像忘记一样,没有牵挂
注释:在空谷中远眺,只见云停驻不移,令人思绪万千。春天的草地似乎也带着离别之情,每天早晨都绿油油地映入眼帘。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空谷中远眺时的情景和感受。前两句通过“停云”和“人如玉”的比喻,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后两句则通过“春草”和“朝朝上阶绿”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景象和生机。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和诗意,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诗句解析 1 误堕人间且待时:这句表明诗人在人间迷失自我,需要等待时机。"误堕"意味着误入,"人间"指的是现实世界,而"且待时"则表示要等待适当的时机。 - 注释:误入人世。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迷茫,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2. 刬除豪气莫求知:这里的意思是去除豪迈的气概,不要追求知识和学问。"刬除"指的是彻底去除,"莫求知"则是不要追求知识。 - 注释:去掉豪迈的气概。 -
注释:我深感世事沧桑,高风永矢的人很少,而世俗之人又怎么能像他们一样有远见卓识呢?即使霜降之后,蒹葭依然保持着它的色彩,雪下得越浓时,松柏就越显苍翠。然而,一时的毁誉又能说明什么?千年的声名又如何等待盖棺定论?我虽然未死,但仍然需要不断鞭策自己向前,任由那些陆海日狂澜肆虐吧! 赏析:这是一首感怀诗。作者以高洁之士自比,表达了他对于世俗的无奈和对自身处境的清醒认识。诗人感叹高风永矢的人少之又少
感怀 黾勉年年慕古人,穷途落魄志难伸。 山中只是无名氏,世上谁为一个臣。 蹈海鲁连能有耻,穷居原宪本安贫。 从今陋巷无馀事,且向烟波理钓纶。 注释: 1. 黾勉:勤奋努力。 2. 慕古人:向往古代的贤人。 3. 穷途落魄:形容处境困难、前途渺茫。 4. 无名氏:没有名字的人。 5. 世上谁为一个臣:意思是说在这个世界上,谁是真正的大臣呢? 6. 蹈海鲁连:比喻有骨气的人。 7. 穷居原宪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孤独的心境和对名利的淡泊。 “独吟道中”:独自在路上行走吟咏。 “和风披拂”:春风轻拂着大地。 “行”:指行走。 “对面山光笑若迎”:迎面而来的山光好像在笑迎我。 “日暖春泥滋宿麦”“云开溪树听流莺”:太阳温暖春土滋润着长眠的麦子,云散开时溪边的树梢上传来黄莺啼鸣的声音。 “人情一例称贫苦”“时事无他识利名”:人们一样认为生活艰难困苦
注释: 长江几千里,红尾鱼长久受苦。 白云虽在山中,却不能降下雨露滋润大地。 赏析: 这是诗人以咏物诗的形式,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首句“长江数千里”,诗人以宏大的笔触描绘了长江浩渺的气势,展现了其壮阔的画卷。次句“红尾鱼久苦”,则通过红尾鱼的遭遇,反映了自然界的无情和残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弱小生命的同情和关注。接着,诗人转向自然景观,“白云虽在山中”,这句诗既描绘了白云的美丽景象
诗句:宵坐 译文: 夜深人静时,独自坐在室内,窗外的灯光映照出一片红色的光影。 赏析: 诗人在深夜里独自坐着,窗外的灯光映照出一片红色的光影,这红光似乎照亮了他的内心世界。他回想起自己已经变成了老人,多惭览镜已成翁。诗人感叹岁月无情,感叹生命的短暂和易变。这种感慨使得他的心境显得更加落寞和孤独。 注释: 1. 宵坐:夜晚坐着不动 2. 寂寥:寂静,无人 3. 灯影红
暂寄 暂寄空山傍水居,清风朗月伴窗虚。 声名不务聊求志,嗜好无他只在书。 巷有回车陶处士,家徒立壁马相如。 平生事事输人下,徙倚西畴羡荷锄。 【译文】 暂且寄居在空旷的山边和河边的小屋里,清风明月相伴,窗前只有空虚。 名声地位不必刻意追求,只专心致志于读书。 巷子里有个名叫陶处的隐士,家中只有立着的墙壁和一匹骏马。 一生下来就事事不如人,只能羡慕那些拿着锄头劳作的人。 【注释】 暂寄
注释:暂家如客,空怜别故山。我虽然暂时回家,但心里仍然像过客一样,无法真正融入家乡。 吹梦先君还。故乡的凉风吹拂着我,仿佛是先君在梦中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