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馨桂
立夏日,赋得未到晓钟犹是春,有感三首 春风已去又薰风,时序频仍感寸衷。 早岁情怀如远鹤,中年困顿作冥鸿。 乐饥泌水诚何憾,仰止高山亦足雄。 最是文场堪太息,累人头白日匆匆。 注释: 立夏日:立秋之后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天气转暖,万物开始生长,农事活动逐渐繁忙。 赋得:即“作赋得”的意思,是一种古代诗歌创作的方式,通过描写景物、表达情感来抒发诗人的感慨和志向。 未到晓钟犹是春:早晨的钟声还没有响起
注释:自从秋天过去,菊花显得更加芳香。谁说菊花有傲骨,只是能忍受严霜。 赏析:这是一首赞美菊花的七绝,诗人通过写菊花在严寒中傲然绽放、凌霜斗雪的景象,赞美了它的高风亮节。全诗构思新巧,语言清丽自然,读来别有一番滋味
【注释】 平生:指平时。寂处:独处。峭骨,形容刚强的性格。 【译文】 我平时独自居住,没有什么朋友,一出家门就受到人们的厌恶。别奇怪我待人冷淡,因为我有刚直的性格。 文人之间互相轻视是常有的事,我要胜人一筹,就要抑制自己的傲慢心理。 【赏析】 此诗为诗人应岁试感怀所作。诗以抒写自己对人生态度和处世原则的体会为主,抒发了诗人的傲骨、高风和不屈的精神。全诗虽无一字道及应试,却处处流露着作者的傲气
夏日 春光最易去人间,夏日莺啼昼自闲。 风起落花新衬屐,云飞拥树半遮山。 违时且醉杯中物,望古聊欢镜里颜。 莫叹平生常踽踽,多缘峭骨任疏顽。 注释: 1. 春光最易去人间,夏日莺啼昼自闲。 - 春光易逝,夏日莺鸟的鸣叫显得更为宁静悠闲,象征着夏天的到来和季节的变化。 2. 风起落花新衬屐,云飞拥树半遮山。 - 风吹起花瓣,落在鞋子上形成装饰,天空中的云彩像拥抱了一棵树,一半遮住了山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言女史逸仙》。诗中主要表达了对女史逸仙才华和品德的赞美。 首句“人间女士真难得”,意为世间难得一见的女士,这里指的是女史逸仙。这是对她才华和品德的高度赞扬,也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批判。 次句“廿载芳名籍玉台”,意为她的名声已经传遍了玉台,玉台是古代用来比喻女子的美貌和才华的地方。这句诗赞美了她二十载的辛勤努力和卓越成就。 第三句“生长湖山文学裔”
注释: 半生:一生的一半。 西东:指四处奔波,到处游历。 感慨中:心中充满感慨。 数学李广竟无功:比喻努力但最终没有结果。 眼逢青处神常告:眼睛看到绿色的地方,精神总是被提醒。 头未白时心尚雄:虽然头发还没有变白,但心中仍保持着豪情壮志。 穷年矻矻似童蒙:形容一生都在勤奋努力,如同刚入学的小孩一样勤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总结。诗人感叹自己一生奔波忙碌,四处游历
读虞山张竹泉丈补拙庐制义试帖 露盥蔷薇读不休,雄才似此渺无俦。 骅骝出塞霜啼血,雕鹗盘空雪翮秋。 官职折名名亦好,文章憎命命真仇。 年高健在称潜德,五福原来贵未收。 注释: 1. 露盥蔷薇读不休:早上起床后,用露水清洗蔷薇花,然后继续阅读。 2. 雄才似此渺无俦:才华出众,仿佛无人能与之匹敌。 3. 骅骝(huá liú)出塞霜啼血:骏马驰骋于边塞,霜打血迹斑斑。 4. 雕鹗(diāo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下面是诗句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1. “廿八年来未遇时,每逢文战强驱驰。” - 译文:我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时光,却还没有遇到合适的时机和人。每当需要用文章竞争的时候,我都会努力去争取,甚至不惜全力地赶去。 - 注释:廿八,指二十年。遇时,指的是遇到合适的时机。文战,通常指科举考试中的文章写作。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长时间等待机会的过程中,不断努力准备
诗句解析: 1. 第一句“曾逢日者许遐龄,只谓名非厕佛经。”:这里描述了一个人物,他名叫许遐龄,是一位预言家。诗人曾经遇到这个人,并询问他的预言是否准确。 2. 第二句“未死深惭人已朽,无才每恨笔难灵。”: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命的担忧和对未来的迷茫。他认为自己虽然还活着,但实际上已经衰老了,而且觉得自己没有才能,总是感到自己的笔不够灵活。 3. 第三句“敢思科第能登甲,且譬平生不识丁。”
【注释】 1. 有感:指诗人对当前文坛现象的感慨。 2. 赫奕:显赫,光彩。 3. 莫若:不如。 4. 翰墨场:指文人雅集之处,即文学艺术领域。 5. 腾骧:骏马奔驰的样子,这里比喻才华横溢之人。 6. 龙门李:指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因曾隐居在黄河上的龙门而得名。 7. 蝶梦庄:出自庄子的《逍遥游》,意指超脱俗世,不受拘束。 8. 廿载诗书空励志:二十年来,虽然勤奋学习,但未能取得什么成就。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