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已去又薰风,时序频仍感寸衷。
早岁情怀如远鹤,中年困顿作冥鸿。
乐饥泌水诚何憾,仰止高山亦足雄。
最是文场堪太息,累人头白日匆匆。

立夏日,赋得未到晓钟犹是春,有感三首

春风已去又薰风,时序频仍感寸衷。

早岁情怀如远鹤,中年困顿作冥鸿。

乐饥泌水诚何憾,仰止高山亦足雄。

最是文场堪太息,累人头白日匆匆。

注释:

立夏日:立秋之后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天气转暖,万物开始生长,农事活动逐渐繁忙。

赋得:即“作赋得”的意思,是一种古代诗歌创作的方式,通过描写景物、表达情感来抒发诗人的感慨和志向。

未到晓钟犹是春:早晨的钟声还没有响起,春天的气息却已经弥漫在空气中。这里用“春”来形容春天的气息和生命力。

春风已去又薰风:春风已经过去,现在迎来的是温暖的熏风。熏风也是指温暖而清新的风,常常用来比喻美好的气息或氛围。

时序频仍感寸衷: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的心情也在不断变化。这里的“时序”指的是时间的流转,“寸衷”则是指内心的情感。诗人感叹时间流逝,心情也随之变化,这种感慨深深触动了诗人的内心。

早岁情怀如远鹤,中年困顿作冥鸿:早年的诗人心境如飞翔的白鹤一样高远,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陷入了困境,如同孤独的鸿雁在天空中徘徊。这里的“远鹤”和“冥鸿”都是用来形容诗人早年的心境和中年时的困顿。

乐饥泌水诚何憾:诗人对隐居生活感到满足和快乐,即使饥饿也能自给自足,这样的生活没有什么遗憾。

仰止高山亦足雄:“仰止”在这里指的是敬仰和向往。诗人仰慕高山的壮丽,认为它足以让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最是文场堪太息:在文人的舞台上,最能让人感到叹息的是那些关于功名利禄的追求。这里的“文场”可以理解为文人的世界或舞台。

累人头白日匆匆:诗人感叹自己年纪渐长,头发渐渐变白,时光匆匆流逝。这里的“头白”指的是白发,象征着衰老和生命的流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感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和功名利禄的感慨。全诗以“立夏日”为背景,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心境和经历,展现了诗人从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到中年时的困顿无奈,以及对名利追求的反思和自我反省。

首联“春风已去又薰风,时序频仍感寸衷”以春风和熏风的变化来象征时间的流转和诗人心境的变化。春风代表着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青春时期,而熏风则象征着温暖、宁静和舒适的晚年时光。这种变化反映了诗人从年轻到年老的心路历程,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颔联“早岁情怀如远鹤,中年困顿作冥鸿”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不同年龄段的心境变化。早年的诗人心境高远、自由如鹤,而中年的诗人则陷入困顿、孤独如鸿。这种变化不仅是诗人个人命运的变化,也是对整个人生旅途中经历的不同阶段的象征。

颈联“乐饥泌水诚何憾,仰止高山亦足雄”则是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赞美和对高尚品格的追求。诗人对隐居生活感到满足和快乐,即使饥饿也能自给自足,这种生活没有遗憾。同时,诗人仰慕高山的壮丽,认为它足以让人感到骄傲和自豪。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高尚品质的向往。

尾联“最是文场堪太息,累人头白日匆匆”则是诗人对名利追求的反思和自我反省。在文人的世界里,最能让人感到叹息的是那些关于功名利禄的追求。诗人感叹自己年纪渐长,头发渐渐变白,时光匆匆流逝。这里的“文场”可以理解为文人的世界或舞台。诗人通过这种反思表达了对名利追求的担忧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心境和经历,展现了诗人对时光飞逝和功名利禄的感慨。同时,诗人也通过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高尚品质的向往,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优秀咏叹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