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逢日者许遐龄,只谓名非厕佛经。
未死深惭人已朽,无才每恨笔难灵。
敢思科第能登甲,且譬平生不识丁。
自此痴聋没馀齿,鸿飞世外托冥冥。
诗句解析:
- 第一句“曾逢日者许遐龄,只谓名非厕佛经。”:这里描述了一个人物,他名叫许遐龄,是一位预言家。诗人曾经遇到这个人,并询问他的预言是否准确。
- 第二句“未死深惭人已朽,无才每恨笔难灵。”: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命的担忧和对未来的迷茫。他认为自己虽然还活着,但实际上已经衰老了,而且觉得自己没有才能,总是感到自己的笔不够灵活。
- 第三句“敢思科第能登甲,且譬平生不识丁。”:这里的关键词是“敢思”和“譬”。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勇气和决心,他敢于思考如何能够取得科举的成功(科第)。同时,他用“平生不识丁”来比喻自己过去的无知和无能。
- 第四句“自此痴聋没馀齿,鸿飞世外托冥冥。”: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命运的无奈和悲观。他认为自己从此以后会变得愚蠢和耳聋,无法再有所作为,就像一只大雁飞翔在天空中,寄托于天地之间。
译文:
我曾遇见一个预言家叫许遐龄,我以为我的名字不是厕所里的佛经。我担心自己虽然活着,但已经是衰老的了,我因为没有才华而常常觉得我的笔不够灵巧。我不敢想象我能通过科举考试得到成功,我只是用“平生不识丁”来形容自己的过去。从此我将变得愚蠢并且耳聋,就像一只大雁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寄托于天地之间。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的诗歌。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命运和他人,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恐惧。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未知未来的好奇和期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深沉内敛,是一首很好的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