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秋逾洁,青宵永夜清。
辉光澄万里,形影静三更。
乌鹊飞难定,蚊龙睡亦惊。
何当兵气靖,守内得文明。
诗句释义
1 月到秋逾洁:意味着月亮在秋季显得更加明亮和清新。这里的“逾”表达了超过的意思,“皎洁”则形容月光明亮如雪。
- 青宵永夜清:指的是整个夜晚都是清晰的,没有一丝杂质。”青宵”指夜空,”青”在这里有清澈、明朗的意象。
- 辉光澄万里:形容月亮的光芒能照亮遥远的距离,”澄”意为清澈、明亮。
- 形影静三更:形影(影子)在深夜时显得特别宁静,“三更”指的是深夜时分,这里可能暗示了月亮的亮度和影响。
- 乌鹊飞难定:描述乌鸦在月光下飞翔时难以确定方向或位置,暗喻混乱或不确定的状态。
- 蚊龙睡亦惊:蚊子在安静的夜晚中也感受到了震动或惊吓,这可能象征着即使是微小的声音或事物也能对人产生显著的影响。
- 何当兵气靖:询问为何兵气(战争的气氛)能够平息,可能表示和平的重要性或战争对环境的破坏。
- 守内得文明:保护内心的平静可以获得智慧和文化的提升。这里的“内”可能指的是内心或精神层面,“得文明”则意味着通过修养达到一种文明状态。
译文
秋夜的月色格外清明,夜空清晰无云。
月光明亮,照耀万里无垠之地。
月亮的影子在夜晚显得异常安静,直至三更天。
乌鸦在月光下飞翔感到迷茫,难以找到方向。
蚊子在静夜中被惊动,似乎感受到危险。
为何战争的喧嚣能平息,保卫内心的平静可得智慧之光。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的月光为背景,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景象。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和平与内心安宁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界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特别是最后两句,通过对比战争与和平,强调了内心平和对于个体精神成长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