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浪柴门出,只应古是师。
凤原希见贵,龙更是潜宜。
民物孤怀切,文章至性为。
悠悠千载后,此意有人知。
解析:
柴门- “柴门”通常指的是简陋的门户,这里可能指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或隐居的态度。
译文
- 不要轻率地打开柴门外出,因为真正的师者应当是深藏不露的。
注释
- 柴门: 一个象征性的词语,常用来比喻隐居的生活或者简朴的生活方式。
赏析
- 此句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推崇,强调真正的学问和道德应当是内敛、不张扬的。
第二联【只应古是师】
- 只应: 应该只有。
- 古是师: 古代的贤人。
- 这里用“只应”表示只有真正懂得道理的人才能成为导师。
译文
- 凤凰原是尊贵的象征,龙更是潜藏的吉祥之物,它们都适合作为隐士的伴侣。
注释
- 凤原: 凤凰,象征着高贵与尊贵。
- 龙更是潜宜: 龙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代表威严和力量,而“潜宜”则意味着适合深藏不露。
赏析
- 此句通过凤凰和龙的形象,表达了隐士生活的理想状态,即追求高洁的品质和内在的修为。
第四联【民物孤怀切】
- 民物: 民众和万物。
- 孤怀切: 独自怀抱着深切的情感。
- 这里表达出诗人对于民众的深切关怀和责任感。
译文
- 我们百姓心中充满了忧虑,而文人的文章能表现出至诚至性的品质。
注释
- 民物: 指普通百姓和世间万物。
- 孤怀切: 孤独的情怀,深深地关切着人民。
赏析
- 此句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刻理解,以及文人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感。
第五联【悠悠千载后】
- 悠悠: 漫长、深远的意思。
- 这里用来形容时间长久,表达了对知识传承的期待。
译文
- 这些美好的思想将会流传到千年之后,被后人知晓。
注释
- 悠悠: 形容时间的久远和思想的深远。
赏析
-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真理永恒价值的信念,以及对后人能够继续传承这种价值的期望。
第六联【此意有人知】
- 此意: 这里的思想和境界。
- 有人知: 有识之士能理解和欣赏。
- 这里表达了对后世能够理解和接受自己思想的期望。
译文
- 所有这些美好的想法和境界,将由有识之士所理解和欣赏。
注释
- 此意: 这里所蕴含的意义和境界。
- 有人知: 有智慧的人能够理解并赏识。
赏析
- 此句体现了诗人对知识传承的重视,以及对后世能够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