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秋光老,黄花觉倍香。
谁云夸傲骨,只是耐严霜。
注释:自从秋天过去,菊花显得更加芳香。谁说菊花有傲骨,只是能忍受严霜。
赏析:这是一首赞美菊花的七绝,诗人通过写菊花在严寒中傲然绽放、凌霜斗雪的景象,赞美了它的高风亮节。全诗构思新巧,语言清丽自然,读来别有一番滋味。
一自秋光老,黄花觉倍香。
谁云夸傲骨,只是耐严霜。
注释:自从秋天过去,菊花显得更加芳香。谁说菊花有傲骨,只是能忍受严霜。
赏析:这是一首赞美菊花的七绝,诗人通过写菊花在严寒中傲然绽放、凌霜斗雪的景象,赞美了它的高风亮节。全诗构思新巧,语言清丽自然,读来别有一番滋味。
解析: 柴门- “柴门”通常指的是简陋的门户,这里可能指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或隐居的态度。 译文 - 不要轻率地打开柴门外出,因为真正的师者应当是深藏不露的。 注释 - 柴门: 一个象征性的词语,常用来比喻隐居的生活或者简朴的生活方式。 赏析 - 此句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推崇,强调真正的学问和道德应当是内敛、不张扬的。 第二联【只应古是师】 - 只应: 应该只有。 -
诗句释义 1 月到秋逾洁:意味着月亮在秋季显得更加明亮和清新。这里的“逾”表达了超过的意思,“皎洁”则形容月光明亮如雪。 2. 青宵永夜清:指的是整个夜晚都是清晰的,没有一丝杂质。"青宵"指夜空,"青"在这里有清澈、明朗的意象。 3. 辉光澄万里:形容月亮的光芒能照亮遥远的距离,"澄"意为清澈、明亮。 4. 形影静三更:形影(影子)在深夜时显得特别宁静,“三更”指的是深夜时分
【解析】 此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诗意境开阔,格调苍凉。 “忽漫风尘迫”是说战火连绵不断,使人民生活陷入混乱,百姓流离失所。 “豺狼满近偏”写战祸蔓延,遍地烽火,到处是豺狼肆虐的景象。 “厉如惊伯有”写战乱之凶残,令人惊恐不安。 “兴合望周宣”是说在战乱中人们渴望和平安宁,企盼朝廷的明君出现,以解国难。 “北极光寒月,南江祲接天”写战乱中的凄苦景象。北方的天空冷清,南方的水被污染了
诗句释义: - 佳日空怀古:指的是在美好的一天里,心中充满了对古代的怀念。 - 翛然且闭关:翛然意为超然,闭关即闭门不出,形容作者选择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隐居或休息,远离尘嚣。 - 生涯穿铁砚:生涯可能指的是作者的一生或事业,穿铁砚指用铁笔书写或创作。 - 残梦付空山:残梦可能指的是未完成的梦想或未实现的愿望,付空山指将它们寄托给自然或遗忘。 - 学道心难惬:学道即学习道教
傍晚时分漫步在常阴沙,心情轻松自在欲驭风。 草丛繁盛沙滩辽阔,白云飘飘海门空阔如无中。 江边独行客,世间无人能比通。 孤寂胸怀常浩荡,岂再为人生路而困惑。 注释: - 常阴沙晚眺:指诗人在常阴沙的晚景中远眺。 - 飘然欲御风:形容诗人的心情轻松自由,仿佛想要随风飘荡。 - 草青沙岸阔:描述草地翠绿,沙滩广阔的景象。 - 云白海门空:形容天空晴朗,海门空旷如洗。 - 江上独行客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注释、题目要求等进行具体分析。 本诗前两联写蔡邑侯的香山文选楼落成,诗人感念先贤,抒发感慨之词;后两联描写了作者在文选楼落成之际,与同游诸士饮酒赋诗的情景,流露出诗人的失落与惆怅之情。 “香山旧迹自萧梁,千载曾留翰墨香。”第一句中“香山”指香山寺,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南
《院试寓郡城独坐对月无聊中叠韵成此五首·其二》是清代诗人周馨桂的作品。下面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 - 寒意几欲雪:描绘了夜晚的寒冷,仿佛快要下雪的天气。 - 推窗月复来:形容月亮似乎被窗户推开后又重新出现。 - 自怜无用木: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用之才的自嘲。 - 共笑不燃灰:与其他人一起嘲笑那些不能像木头一样燃烧自我的人。 - 济世知非分:认识到自己的才能并非为了功名利禄。 - 成名羡有才
正月十三日为小女绣蘅授命日志感(乙丑) 生作贫家女,应嗟命不辰。 清流堪见志,孱骨竟成仁。 咏絮才虽浅,耽书性颇真。 伤心三载恨,当此眼前春。 【注释】: 1. 生:我。 2. 清流:指清澈的水流或比喻清明的政治环境。 3. 孱骨:弱小的骨头。 4. 咏絮:女子善于纺织,以柳絮比喻。 5. 三载:三年。 6. 当此:面对。 7. 眼前春:眼前的春天。 【赏析】:
绝好窗前月,清光向客来。 友添惟对影,心死已成灰。 善价看时辈,虚藏愧不才。 此身何所用,且即隐蒿菜。 注释: 1. 绝好窗前月,清光向客来:美好的月光从窗户照进来,照亮了客人的面庞。 2. 友添惟对影,心死已成灰:朋友们都来到身边,我对着自己的影子,心情已经变得冷漠,好像已经死了。 3. 善价看时辈,虚藏愧不才:我自认为才华平庸,不如他人,心中感到惭愧。 4. 此身何所用,且即隐蒿莱
马齿行加长,龙门望竟遥。 智惭陈曲逆,功让霍嫖姚。 有过将年补,开胸藉酒浇。 平生忧患甚,湖海气多消。 注释: 1. 马齿行加长:比喻人年纪渐长,行步蹒跚。 2. 龙门望竟遥:指远在天边,难以到达的地方。 3. 智惭陈曲逆:惭愧于陈曲逆的才智。陈曲逆是古代的一个人物,这里指的是自愧不如他。 4. 功让霍嫖姚:功劳不及霍嫖姚(霍去病),这里表示自己的功劳不够。 5. 有过将年补:有过失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孤独的心境和对名利的淡泊。 “独吟道中”:独自在路上行走吟咏。 “和风披拂”:春风轻拂着大地。 “行”:指行走。 “对面山光笑若迎”:迎面而来的山光好像在笑迎我。 “日暖春泥滋宿麦”“云开溪树听流莺”:太阳温暖春土滋润着长眠的麦子,云散开时溪边的树梢上传来黄莺啼鸣的声音。 “人情一例称贫苦”“时事无他识利名”:人们一样认为生活艰难困苦
感怀 黾勉年年慕古人,穷途落魄志难伸。 山中只是无名氏,世上谁为一个臣。 蹈海鲁连能有耻,穷居原宪本安贫。 从今陋巷无馀事,且向烟波理钓纶。 注释: 1. 黾勉:勤奋努力。 2. 慕古人:向往古代的贤人。 3. 穷途落魄:形容处境困难、前途渺茫。 4. 无名氏:没有名字的人。 5. 世上谁为一个臣:意思是说在这个世界上,谁是真正的大臣呢? 6. 蹈海鲁连:比喻有骨气的人。 7. 穷居原宪
注释:我深感世事沧桑,高风永矢的人很少,而世俗之人又怎么能像他们一样有远见卓识呢?即使霜降之后,蒹葭依然保持着它的色彩,雪下得越浓时,松柏就越显苍翠。然而,一时的毁誉又能说明什么?千年的声名又如何等待盖棺定论?我虽然未死,但仍然需要不断鞭策自己向前,任由那些陆海日狂澜肆虐吧! 赏析:这是一首感怀诗。作者以高洁之士自比,表达了他对于世俗的无奈和对自身处境的清醒认识。诗人感叹高风永矢的人少之又少
注释:暂家如客,空怜别故山。我虽然暂时回家,但心里仍然像过客一样,无法真正融入家乡。 吹梦先君还。故乡的凉风吹拂着我,仿佛是先君在梦中归来
注释: 长江几千里,红尾鱼长久受苦。 白云虽在山中,却不能降下雨露滋润大地。 赏析: 这是诗人以咏物诗的形式,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首句“长江数千里”,诗人以宏大的笔触描绘了长江浩渺的气势,展现了其壮阔的画卷。次句“红尾鱼久苦”,则通过红尾鱼的遭遇,反映了自然界的无情和残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弱小生命的同情和关注。接着,诗人转向自然景观,“白云虽在山中”,这句诗既描绘了白云的美丽景象
【注释】 (1)口号:旧时军中用号子鼓舞士气的用语,这里比喻官场上流行的虚伪应酬风气。 (2)静观皆一笑:指对一切看惯了,都无所谓。 (3)随事见人情:意即事事能见到人们的真情实感。 (4)势利如江水:形容社会上的名利地位像长江水一样流动不息。 (5)双潮日夜生:指社会上两种势力在暗中争夺,如同江河之潮汐日夜交替一样。 【赏析】 此诗是作者愤慨当时社会虚情假意、追逐名利之风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