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馨桂
【注解】 宛:仿佛。绿杨:柳树。 天作:指命运的安排。穷通主,即主宰命运的人。
立夏日,赋得未到晓钟犹是春,有感三首 宵钟未晓尚春风,一遇鸡鸣漏便终。 饯别韶光惊短梦,成阴夏木谢芳丛。 平生毁誉冰凝泮,身世兴衰日昃中。 万事输人何足校,只嫌岁月太匆匆。 注释: 1. 立夏日:夏季的第一天。 2. 赋得未到晓钟犹是春:意为在还没有到天亮的时候,春天的气息就依然存在。 3. 宵钟未晓尚春风:夜晚的钟声还未响起的时候,春天的气息就已经存在了。 4. 一遇鸡鸣漏便终:每当听到鸡叫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分析诗歌内容、思想情感、艺术手法等,最后总结全文。 (1) “立夏日,赋得未到晓钟犹是春”:诗人在立夏日这天写下了这首诗歌。诗中表达了作者在立夏日这个节气里,依然感到春天的气息。 (2) “昔日豪情慕古风,迩来涂抹作痴聋。”诗人曾经热爱古代的豪情壮志,而现在却已经变成了一个痴迷的人。
【注释】 口号:诗名。 太息时危共荷戈,勾吴岂复旧江河——叹息时局危急,我们共同拿起武器来保卫国家。勾吴:春秋时期越国的别称。 何将腐鼠疑鹓吓,尚拟饥鹰击凤过——怎么把一只腐烂的老鼠当成鹓(yuān)呢?还打算像饿鹰一样攻击凤凰吗?鹓:一种神鸟名。 坐啸青山餐石髓,投竿碧海带烟蓑——在青山上坐着长啸,吃石髓当饭;挥动竹竿去钓鱼,披着烟蓑乘风而去。 诗书敢恨埋墙壁
登香山 四顾苍茫望眼开,江南庾信正多哀。 吴山楚水看仍在,鹤唳风声警易来。 万里版图原有主,百年事业奈无才。 闲云只绕峰头住,袖带氤氲傍晚回。 【注释】 四顾苍茫:四周眺望,一片苍茫景色。 江南庾信:指南朝梁代诗人庚信,曾仕西魏、北周,为避战乱流寓于南方各地,有诗作《哀江南赋》。 吴山楚水: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山水风景。 袖带氤氲:形容烟雾缭绕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登香山的感受为切入点
【诗句】 晓来云气忽成岚,陇麦青青雨乍含。 偶堕世间如过客,得闲尘外似停骖。 半生忧患穷三易,一室弦歌学二南。 此日元龙豪气尽,常将损益静中参。 【译文】 清晨,天空中的云气忽然变成了山岚,陇上青青的麦苗在细雨中显得格外青翠欲滴。我像是一个偶然坠落人间的过客,只有在闲暇之余才能在尘世之外停留片刻。 我一生忧虑烦恼,多次经历世事变迁如同翻书一般,而如今在这简陋的书斋里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海内无端日战争,谁能万里作长城。 - 解释:国内不时发生战事,谁又能像修筑万里长城那样,承担起抵御外患的重任? - 注释: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国家长期战乱、无力防御的忧虑和无奈。"海内"指整个国家或天下,"无端"即无缘无故,"日战争"表示频繁的战争。"长城"比喻保卫国家的屏障。 2. 放怀天地思投笔,侧足风尘拟学兵。 - 解释:放下笔杆,放眼天地,想到放下兵器学习武艺
题青莲昌黎集 笑指诗文数仞墙,非能入室漫升堂。 青编自许容兹客,白首还宜老是乡。 原道微言开两宋,谪仙高格冠三唐。 少陵以上龙门在,了得匆匆百载忙。 注释与翻译: 1. 笑指诗文数仞墙: - 解释: 形容诗作数量之多犹如墙壁一般高耸。 - 背景: 可能反映了作者对作品数量的自豪感。 - 赏析: 使用夸张手法表现作品的丰富和深厚。 2. 非能入室漫升堂: - 解释:
诗句解释 1 望江北: 此为诗题,表达作者对江南的遥望与思念。 2. 中流击楫孰争先: 在江中击鼓(一种乐器)以激发勇气,询问谁能够争先。 3. 空为闻鸡慕昔贤: 虽然听到了鸡叫,但想到过去那些贤者。 4. 千里遥连豺虎地: 形容距离遥远且环境危险。 5. 一江顿画溯南天: 将江河描绘成一幅画来比喻其壮丽景象。 6. 衣冠闵世新亭泪: 因世事变迁而产生的悲伤和泪水。 7. 歌舞词赋共哀怜:
【诗句释义】 1. 造化新归掌握中:指人对自然的创造和掌控。 2. 鸢飞且策蔡伦功:指风筝飞行的本领,归功于蔡伦发明的纸。 3. 青霄直捧尧天日:形容风筝在高空飞翔时,仿佛捧着太阳一样。 4. 碧落高翔舜世风:比喻风筝在空中自由翱翔的姿态,仿佛在展现舜帝时代的盛世风采。 5. 线索休嫌牵系累:指制作风筝时,不需要担心线太长会拖累风筝。 6. 羽毛真赖剪裁工:指制作风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