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武祥
【注释】 章门:指唐玄宗所建章门,在今陕西西安。 孙子成明经缙:诗人的朋友,曾任官翰林院。 风尘到处有逢迎,携得诗囊字字清。 自昔郢中传曲调,于今洛下想才名。 云山游屐长无恙,花月倾觞倍有情。 好约秦淮重问渡,与君同续丽人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的赠答之作。开头两句,写自己因公到京而与故人重逢的喜悦之情;中间四句,叙旧怀人,怀念故人,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点明题意,即诗人与友人离别后又相聚又分散;二、三两句写两人各奔他方,行迹不同;末句则以“我是适楚南,君是归楚北”来表明自己和友人的分离之远,暗示着彼此之间相隔万里,此生难再相会。 全诗写得明白如话,质朴无华,但情深意长,感人肺腑
【诗句释义】 1. 功名蕉鹿未为真:功名如同飘浮的草和鹿,并不真实。 - “功名”指的是人们追求的名誉和地位。 - “蕉鹿”是传说中一种会飞的鹿,这里比喻功名如浮云一般,虚幻不实。 2. 四顾茫茫惜此身:四面观望,感叹自己身处茫茫之中。 - “四顾”意为四处张望,形容视野开阔,观察事物的角度广泛。 - “茫茫”表示广阔无垠、模糊不清的样子,也用来形容心境的迷茫或感慨。 3. 未免热肠猜世俗
诗句释义 1 朋簪差喜聚天涯:这里的“朋簪”可能指的是朋友或者同辈,而“聚天涯”则意味着虽然身处不同的地方,但因共同的兴趣或命运聚集在一起。这表达了尽管物理上分散在不同的地方,但因共同的目标或兴趣而感到的亲近和喜悦。 2. 腊去春回感岁华:这句话描绘了时间的变化,从一年的冬季到春季,感觉岁月已经改变。这里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以及这种变化给人带来的感受。 3. 高叟文章开讲席
章门喜晤孙子成明经缙二首 昔年仙侣记同舟,挥手天涯汗漫游。 一叶居然逢大海,百花聊共览芳洲。 江声南浦流归梦,云影西山淡客愁。 试上滕王高阁望,古来题句几人留。 释义: 1. 从前我们就像神仙一样一起乘船,现在我们在天涯海角挥手告别。 2. 一片叶子竟然遇到了广阔的大海,百花盛开的美景让人欣赏。 3. 江水的声音向南边的湖边流淌,仿佛把我的梦境带到那里;白云的影子在西边的天空淡淡地飘过
```markdown 甲戌春初赴罗墅湾二首 其一 辚辚侵晓历垞坡,不用轻航泛绿波。 风日晴和逾卅里,冈峦重叠跨三河。 注释 - 辚辚:形容车马行进的声音。 - 侵晓:凌晨时分。 - 垞坡:山坡。 - 轻航:快速航行。 - 逾:超过。 - 冈峦:山峦。 - 叠:重叠。 - 三河:指三条河流。 译文 早晨的车声在山坡上行驶,无需快速航行。春风和煦阳光明媚,走过三十里的路程
虔州赠俞芝恬大令敦培曾与寒梅共结盟,十年重聚倍心倾。 才人旧按红牙拍,倦客新怜白发生。 南国棠甘闻卧辙,北堂萱茂快称觥。 双江水碧崆山翠,照向恬园分外清。 注释: 1. 曾与寒梅共结盟:曾与寒梅一起结下深厚的友谊。 2. 十年重聚倍心倾:经过十年的分别后,再次相聚更加珍惜这份友情。 3. 才人旧按红牙拍:过去的才人时代,人们用红牙拍来取悦自己。 4. 倦客新怜白发生:疲倦的旅人
虔州即事四首 形势从来说虎头,登临易动古今愁。 卢谭霸业怀陈迹,闽粤岩畺控此州。 戡乱奇勋高一代,效忠大节并千秋。 幸逢四海烽烟息,谁念遐方伏莽留。 注释: 虔州即事四首: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共有四首,每首都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受。 形势从来说虎头:意思是说,地势险要的地方总是容易成为战争的焦点。 登临易动古今愁:登上高处容易引发人们的忧愁,因为高处容易让人产生思乡之情。
【解析】 “登鸡鸣山入寺小憩”的意思是:登上鸡鸣山进入寺中稍作休息。“禅关寂寂径通幽”,译文是:寺院的小路寂静深远,通向一个幽静的地方。“步上鸡鸣最上头”,译文是:走上鸡峰顶最高峰。“眢井长埋千古恨”,“眢井”指的是无水的枯井,“千古恨”指的是千年的遗恨,译文是:深深的井永远埋藏着千年的遗恨。“虚堂高吸一湖秋,偶逢奇石向人立,时有闲云随客留”,译文是:空荡的殿堂能吸入整个秋天的气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表达技巧及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求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赏析”“甲戌春初赴罗墅湾二首”,然后浏览全诗,把握诗意,最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具体分析,注意答题模式,一般按照“三字诀”进行,即:描写(或手法)、内容、情感等。 童时旧事不堪论,就傅曾从通德门。 四载沧桑前度认,百年乔木几家存。 盈阶兰玉绵先泽,入社须眉仰达尊。 太息渭阳馀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