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关寂寂径通幽,步上鸡鸣最上头。
眢井长埋千古恨,虚堂高吸一湖秋。
偶逢奇石向人立,时有闲云随客留。
莫到台城增感慨,登临且与豁吟眸。

【解析】

“登鸡鸣山入寺小憩”的意思是:登上鸡鸣山进入寺中稍作休息。“禅关寂寂径通幽”,译文是:寺院的小路寂静深远,通向一个幽静的地方。“步上鸡鸣最上头”,译文是:走上鸡峰顶最高峰。“眢井长埋千古恨”,“眢井”指的是无水的枯井,“千古恨”指的是千年的遗恨,译文是:深深的井永远埋藏着千年的遗恨。“虚堂高吸一湖秋,偶逢奇石向人立,时有闲云随客留”,译文是:空荡的殿堂能吸入整个秋天的气息,偶尔遇见奇特的石头就象它站在那里似的,时不时的飘来一阵闲适的云彩陪伴着我。“莫到台城增感慨,登临且与豁吟眸”,“莫”是不要的意思,“台城”即南京城的古称。“登临”指登鸡峰山。“豁吟眸”指开阔胸怀,抒发豪情。译文是:千万不要到南京城的台城去增添我的感伤,登临此地且放开心胸畅快地吟诗吧。赏析:本诗为作者在登鸡峰山游览时的即兴之作。首联写诗人攀登山峰,直上最高处。颔联写诗人登高远眺,看到那深不见底的无水枯井,联想到历史的沧桑巨变,深感世事无常、人生短暂。颈联写诗人登山时偶遇一块奇形怪状的岩石矗立在那里,不时有云朵飘来陪他一起停留。尾联写诗人在山顶欣赏美景,心情舒畅,情不自禁地挥笔赋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渴望实现理想、建功立业的决心。

【答案】

示例:登鸡峰山,是作者游览南京时的一件乐事。诗人从南门乘船入城,然后沿着秦淮河一路西行,来到鸡峰山脚下。山势高峻而秀美,景色秀丽,令人赏心悦目。于是诗人便决定登山游览。

“禅关寂寂径通幽,步上鸡鸣最上头。”这两句写诗人来到鸡峰山后的感受。“禅关”是禅宗修行者居住的地方,这里借指寺庙。“寂寂”形容这里非常安静、宁静。“径通幽”,说明山路曲折幽深。“步上鸡鸣最上头”,诗人登上了鸡峰山的最高处。

“眢井长埋千古恨,虚堂高吸一湖秋”。这两句写诗人登上山顶后看到的景物。“眢井长埋千古恨”,眢井,即无水的枯井,传说这是当年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长埋千古恨”,表明这里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虚堂高吸一湖秋”,虚堂就是空荡荡的殿堂,一湖秋色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偶逢奇石向人立,时有闲云随客留”。这两句写诗人在山顶游览所见所闻。“偶逢奇石向人立”,诗人偶然间看见一块奇特的石头矗立在那里,就像一个人站在那里。“闲云随客留”,时不时的飘来一阵闲适的云彩陪伴着他。

“莫到台城增感慨,登临且与豁吟眸”。这两句是对诗人自己的鼓励。“莫”是不要的意思,不要到台城去增添我的感伤,登临此地且放开心胸畅快地吟诗吧。

全诗以登鸡峰山为线索,通过描写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关注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