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息前朝事,扁舟又此过。
强藩将问鼎,同室竟操戈。
天子徵歌急,权奸窃柄多。
矶边怀古意,呜咽付江波。
诗句释义:
- 叹息前朝事,扁舟又此过。
- “叹息”,表示感慨或哀叹。
- “前朝事”,指过去的历史或往事。
- “扁舟”,小船。
- “又此过”,再次经过这里。
- 强藩将问鼎,同室竟操戈。
- “问鼎”,比喻企图夺取最高权力。
- “同室”与“异室”,“同室”指同一家的人,“异室”指不同家的人。
- “竟操戈”,最终发生冲突或争斗。
- 天子徵歌急,权奸窃柄多。
- “徵歌”,指征召的歌乐。
- “权奸”,指有权有势的小人。
- “窃柄”,暗中夺取大权或职位。
- 矶边怀古意,呜咽付江波。
- “矶”,小岛或岩石。
- “古意”,古代的意境或情感。
- “呜咽”,形容低声哭泣。
-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之作,通过对板子矶的历史变迁进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思考和感慨。首句“叹息前朝事,扁舟又此过”直接表达了对历史的感叹和怀念之情,通过“叹息”一词,将读者带入到历史的长河中,感受着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惋惜。次句“强藩将问鼎,同室竟操戈”则进一步揭示了历史的矛盾和冲突,通过“问鼎”和“操戈”两个词,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社会状况。第三句“天子徵歌急,权奸窃柄多”则进一步展现了政治斗争的激烈程度,通过“徵歌”和“权奸”的描写,将读者带入到了那个充满阴谋和权谋的时代。而最后一联“矶边怀古意,呜咽付江波”则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通过“矶边”和“鸣咽”的描绘,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使整个作品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深沉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