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里难为别,饥驱只自惭。
封侯君尚悔,作客我何堪。
骨肉离情重,风尘世味谙。
何年遂偕隐,一棹返江南。

【注释】

①舟中忆内二首:题下注云:“病里,因寄内也。时在广陵。”内,即妻子。

②难为别:难以作别。

③饥驱只自惭:饥饿驱使我惭愧。

④封侯:指做高官。⑤君:指妻。⑩何堪:怎能忍受?何年:什么时候。偕隐:同隐山林。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大诗人王维。他生活在盛唐时期,一生经历了许多事情,对人生有很深的体验和独到的见解。这首《舟中忆内》是写于诗人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途中的一首抒情诗。全诗以“舟中”为中心意象,通过对与家人的离别、相思、思念等情感的描述,反映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及心理感受。

首句“病里难为别”,点明自己身处病中,因此不能轻易地告别家人。“难为别”三个字,表现了王维对家庭的感情深厚,以及因病不能回家的无奈之情。

第二句“饥驱只自惭”,进一步说明自己之所以未能回家的原因。因为家中没有亲人照料,自己又身患疾病,只能忍饥挨饿。这一句既表现了自己的孤独无助,又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第三、四两句“封侯君尚悔,作客我何堪”,则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诗人认为,如果能够封为高官,或许还会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而现在却只能做客他乡,遭受着生活的困苦和精神上的折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庭温暖的向往。

中间六句,诗人通过与家人的分离和思念,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第五句“骨肉离情重”,表明与家人的分离给诗人带来了深深的痛苦。而第六句“风尘世味谙”,则揭示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认识和理解。第七句“何年遂偕隐”,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只有在远离尘世纷扰的地方,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尾联两句“一棹返江南”,则描绘出了诗人希望回到家乡的情景。这里的“棹”指的是船桨,而“返江南”则暗示着诗人将离开现在的岗位,返回自己的故乡。

整首诗以“舟中”为中心意象,通过对与家人的离别、相思、思念等情感的描述,反映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及心理感受。同时,诗人通过对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的独特体验,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