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恭阿
诗云:“黄石斋禊序砚”,此砚今应惜,斯人正不阿。豺狼侵道路,矛戟盗山河。岁纪明嘉靖,书临晋永和。岂知当末造,弹劾五陵多。 译文: 黄石斋的禊序砚,如今应当珍惜,此人正不阿附。豺狼侵犯道路,矛戟盗窃山河。岁纪明嘉靖,书临晋永和。岂知当末造,弹劾五陵多。 注释: 1. 黄石斋:郑慎亲王乌尔恭阿号。 2. 禊序砚:一种砚台名称,常用于书法创作。 3. 此砚:指上述黄石斋的禊序砚。 4. 今应惜
【诗句释义】 1. 观睿忠亲王甲(观世音)及弓矢:观察和欣赏睿忠亲王甲的箭术。 2. 男儿孤矢当如是:男子汉,应该如此。 3. 勋业都凭国史传:功勋业绩都记载在国家史册上。 4. 西指旌旗收玺日:指收复失地时,挥舞着旗帜收缴了皇帝玺印。 5. 南来舟楫报书年:南方来的船载着书信传来。 6. 明臣羞却金舆迓:明朝的官员以迎接皇驾为荣事,现在却被羞耻。 7. 圣世恩教铁甲悬
【注释】 题:书写。悖庵:在江西上饶,作者曾在此居住。翠微:山峰青翠如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山上的住处所作。首句“裘葛光阴往复还”,是说裘皮和葛布,春秋两季可以交替穿用,而人的光阴却像这裘葛一样,往复循环地运转着。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表明了时间流逝的无情和人对时间的无能为力。第二句“偷闲仍到翠微间”,说明尽管有这种感慨,但仍不放弃游赏山林的乐趣。这句是说,虽然时光流逝
【注释】 1. 乞假:请求休假。十日:指十天的假期。 2. 日课一诗:每天写一首诗。兴到:兴致所至。吟成:完成。不计工拙:不计较诗写得好坏。虽:即使。数茎:几根。拈断:折不断。 3. 骑射:骑马和射箭。吾家事:我们家里的事情。 4. 诸儿:几个儿子。向晚归:傍晚回家。 5. 窗间抛马棰:放在窗户上,用来击打以助睡眠。马棰:一种木棒,形状像马头,用来赶马或驱兽用。 6. 壁上挂弓衣
豹尾斑斑露画竿,众中腰箭上征鞍。 道旁不管东风急,得意桃源立马看。 注释:豹尾的尾巴上斑点分明,就像一幅画,众人中间我腰悬利箭骑上了战马。路边的人不顾着东风正急,得意洋洋地观看这桃花源中的美景。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中“豹尾斑斑露画竿”,以豹尾为喻,形容竹竿的斑驳陆离,犹如一幅画卷,形象生动。“众中腰箭上征鞍”一句,则展现了诗人英姿飒爽、豪气干云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乞假十日日课一诗兴到吟成不计工拙虽数茎拈断亦养疴之一术也 落叶风吹走,南荣曝背时。 倦来书屡堕,兴到笔教随。 注释:落叶被风吹走,南荣晒着背脊休息。 疲倦时书籍常常掉落,兴致来了,拿起笔墨就写,不在乎书写的工拙与否;即使只是几根枯枝,我也要把它折断,用来养生保健。 招客评奇画,从人买古碑。 注释:邀请客人鉴赏奇异的画作,跟随别人一起去购买古老的碑文石碑。 明日是朝期。 注释:冬天担心时间过得太快
再游水沟岩老君堂 居此若天上,山中间道人。 不求鸾作驭,颇与鬼为邻。 掘树供烧炭,寻苗试煮银。 西岩峰似指,势欲撼星辰。 注释: 1. 居此若天上:意思是说这个地方宛如仙境一般。 2. 中道人:指修行者。 3. 不求鸾作驭:意思是说不追求神仙的坐骑鸾鸟。 4. 颇与鬼为邻:形容自己与鬼怪相伴。 5. 掘树供烧炭:挖了树木用来烧炭取暖。 6. 寻苗试煮银:寻找植物尝试用其来提炼出银子。 7.
【诗句释义】 我思念着潭溪寺,潺湲流淌的水声也像在梦中一样清亮。 月光照耀下的松树挺立在那里,云彩在石间升起又飘落。 采蕨菜时分尝美味,听黄鹂鸟啼声独自解酒意。 山中僧人大多聪明有智慧,药草名称尽皆知晓。 【译文】 我思念着潭溪寺,潺湲流淌的水声也像在梦中一样清亮。 月照松下站立思故人,云起石间行走心自宁。 采撷蕨菜品味生活甜,聆听黄鹂独醉春情深。 山里僧人大多聪明有智慧,药草名称尽皆知晓。
【注释】 盘:绕,曲折。 劳:辛酸,辛苦。 疑:好像。 绝:断绝。 经:通“经”,通过的意思。 竞:争先,超过。 季:末,最后。 【赏析】 《再游水沟岩老君堂》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写山势险峻,次联写登山之苦,三四联写山景之奇。尾联则写林宫之废,以反衬山林之胜。全诗意境雄浑开阔,语言精炼生动
熙朝恩泽及枯禅,仪仗归来见往年。刺刺老僧谈不倦,史家遗事要谁传。 良乡宏恩寺住僧三觉,圣祖召见大内,用仪仗送归,相传为明崇祯帝第三子。 寺僧每道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