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葆诚
孙武 孙子善于谈论军事,吴王偏爱美女。 岂知军令严明,美人笑也难为情。
【注释】 剩得遗文四百篇,中郎身世剧堪怜。 卿才未必宜修史,众怒如何与作缘。 齑臼外孙传后日,芦笳娇女恨胡天。 琴桐笛竹都无恙,枉把聪明误昔贤。 【赏析】 这首诗是蔡邕的一首悼念之作,表达了他对自己一生遭遇的感慨和对后人的教诲。 首句“剩得遗文四百篇”表达了蔡邕对自己的才华和成就的自豪感,同时也流露出对命运多舛的无奈和悲哀。 第二句“中郎身世剧堪怜”则直接点出了蔡邕的身世之悲。中郎
感事用性芳道人《送友》原韵 称说天人了不惭,战云黯黯郁滇南。 这首诗出自清代诗人殷葆诚的《感事用性芳道人送友原韵》。全诗如下: 称说天人了不惭,战云黯黯郁滇南。 漫将威望夸双陆,行见兵谋窘二庵。 权集中央空想像,棋输先著太痴憨。 可怜帝制春同尽,洪宪元年月只三。 注释:诗人在感叹自己虽然能够谈论天地间的奥秘,却不敢自诩为高人;天空中的战云暗淡无光,笼罩着云南的大地。诗人随意炫耀自己的威势
春日田园杂兴四首 絮逐东风燕子忙,田家原趁好年光。 麦畦雉雊儿挑菜,柳陌鸠鸣妇采桑。 偶为看花来古寺,半缘招饮到邻庄。 及时行乐休辜负,记取吟怀付夕阳。 注释: 1. 絮逐东风燕子忙:春天的风带动了柳絮在空中飘荡,燕子在忙碌地飞来飞去,追逐着春天的气息。 2. 田家原趁好年光:农田里的农夫们趁着美好的年景,开始辛勤地耕作和收获。 3. 麦畦雉雊儿挑菜:麦田里,小雉鸟鸣叫的声音
注释: 寿佟太夫人三月七旬晋九 诗礼传家重孝贤,芬扬彤管式绥边。 每因助读添针线,屡为承欢彻珥钿。 风雨关怀先众起,晨昏着意后时眠。 生平物力弥珍惜,八十年来未改弦。 赏析:《寿佟太夫人》是一首七言律诗,首句点明题旨,次句点出主题,第三句写对妻子的关心和体贴入微,第四句写丈夫对妻子的深情厚意,第五六句写妻子对丈夫的关怀,最后两句写夫妻二人相互尊重、爱护,感情融洽,恩爱如初。全诗语言朴实无华
莫羡春城景物华,故园耕读自传家。 饧箫吹起风初暖,禊席归来日半斜。 闲看儿童调燕雀,时邀亲友话桑麻。 蜂针渐老莺簧涩,遍地黄金簇菜花。 注释: 1. 莫羡春城景物华:不要羡慕春天的城里景色华丽。 2. 故园耕读自传家:在故乡通过耕种和学习传承了家族的学问。 3. 饧箫吹起风初暖:用饧(麦芽糖)做的箫吹响,春风也变得温暖。 4. 禊席归来日半斜:参加春季祭祀宴会后回来,天已近黄昏。 5.
寿佟太夫人三月七旬晋九 春意盎然,花满城,酒满卮,高堂庆祝,正逢芳时。 年登耄耋,天赐长寿,身历艰辛,姥慈如母。 共说唱随,宣德之教,侧闻训迪,严师之威。 称觞深愧,无宏量,窃效台莱,上寿词。 赏析: 这首诗是给佟太夫人的祝寿诗。首句点明时节,次句描绘了喜庆的场景。接着两句表达了对老人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最后两句则是对寿词的创作寄寓的期望。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敬意和感激之情的祝寿诗
这首诗是诗人在海上遇见徐僧佣的《九老》诗,受到激励和启发后,模仿创作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月中高唱摸鱼腔: - 月中高唱:在月光下高声唱歌。 - 摸鱼腔:模仿鱼的声音唱出的歌曲,这里可能是以鱼为喻,表达一种悠扬、宁静的情感。 2. 有叟皤然坐钓窗: - 叟:指老年人,泛指老人。 - 皤然:形容头发花白的样子。 - 坐钓窗:坐在窗户旁钓鱼,形容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3.
诗句解析及译文: - 西风瑟瑟九秋天,历乱芦花扑晚烟。:描绘了一幅秋日西风中的芦苇景象,风吹过,芦苇的花朵(或指飘落的芦花)随风飘散。“历乱”形容这些芦花在空中飞舞,如同纷乱的丝线。 - 随处飘零浑似絮,群生衣被不如绵。:继续描述芦苇的景象,指出它们随风飘散的状态,与絮如棉般软绵绵的覆盖效果形成对比。这里的“绵”可能指棉花,暗示芦苇虽轻,但不如绵密之物保暖。 - 冬烘头脑人应笑
诗句原文:悔谈风月学时流,小字无端唤莫愁。 译文:后悔过去谈论风月,学习当时流行的风气,但不知为何被呼唤叫莫愁。 注释:此句中,“悔谈风月”指的是后悔过去的自己,“学时流”指的是追随当时的流行风气。“无端”表示一种意外或无缘无故的情况。“莫愁”则是对一个叫莫愁的女子的称呼。 赏析:这首诗通过回忆过去的行为,表达了一种悔恨和遗憾的情感。诗人对自己过去的选择和行为进行了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