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葆诚
寿佟太夫人三月七旬晋九 莱彩斑斑笑语多,当筵王母尽婆娑。 译文:长寿的祝福如同五彩斑斓的莱菜,充满了欢笑和话语,宴会上王母娘娘也尽情地舞蹈起来。 注释:寿,祝福,庆祝;莱彩斑斑,五彩斑斓的样子;笑语多,充满欢声笑语;王母娘娘是神话中的天庭仙女,这里指代的是寿主母亲。 赏析:诗的开头两句是对寿主母亲的赞美,用“寿”字作为主题,表达了人们对寿主母亲的祝福和期望。接着,诗人描绘了宴会上的热闹场景
【解析】 “周处”是人名,出自《晋书》卷五十四。周处年轻时,行为不端,为乡亲所不容;年长后,改过自新,为百姓称道。“斩却长桥蛟,射杀南山虎”:意思是周处杀死恶龙,又射死了猛虎。“父老何须苦”:意思是乡亲们为何还这么忧愁呢? 【答案】 字子山,吴郡吴(今江苏苏州)人。曾为县吏,为刺史孙恩所害。后入山为强盗,与陆机、陆云兄弟友善,共结义为兄弟,后被朝廷赦免,隐居不仕。据《晋书•周处传》载,周处年少时
注释: 纻裳缟袂:古代的一种衣饰,用细绢做成,颜色浅淡。 瘦骨珊珊:形容人瘦弱的样子。 奈此不堪描写处:指那些难以描述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钱癯仙对梅花的赞美之作。他通过对梅花的形象描绘,表达了对梅花的高洁、坚韧和清幽的赞美之情。 诗人以“纻裳缟袂”来形容梅花的轻盈与雅致,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认同。接着,他用“瘦骨珊珊”来描绘梅花的形态,既表现了梅花的坚韧,也体现了它的清雅
【释义】 一灯相伴漏声迟,客里情怀止自知。 如此月明如此夕,不堪回首少年时。 注释:和谈九指诗人自己。一灯相伴漏声迟,客里情怀止自知,形容诗人孤身一人,在异地他乡,只能与一盏油灯相伴,听着漏声慢慢消逝,而自己的心情却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如此月明如此夕,不堪回首少年时,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异地他乡,孤身一人,与一盏油灯相伴,听着漏声慢慢消逝时所写下的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掌握常用古诗文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需要结合诗歌内容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然后分析诗句的意境和情感以及诗人的情感态度等。 译文:岳飞是报国的将军,但朝廷中却有人诬陷他谋反,说他曾“莫须有”地杀害了大臣秦桧,因此岳飞被害死在风波亭上。 赏析: “报国”二字,表明诗人对国家一片忠心,“谗人彼妇口”,说明奸臣挑拨离间,使岳飞背上莫须有的罪名,导致悲剧发生。“亭上起风波”一句
绝代丰神绝艳花,分明一纸怅天涯。 试看疏影横斜里,定有仙人萼绿华。 注释:梅花以其独特的美丽和气质,被誉为是“绝代丰神绝艳花”,它那清晰的枝条横斜生长,仿佛在诉说着对远方的思念之情。让我们仔细端详那些疏落的梅枝,它们之间相互交错,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感,宛如仙境中的仙人萼绿华一般。 赏析:这首诗赞美了梅花的美丽和独特气质。梅花以其清雅、高洁的品格而著称,其花朵洁白如玉,香气四溢。诗人以梅花为题
诗句解读: 1. "不图富贵不求名"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的态度,他并不追求财富与地位,也不渴望名声。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超脱物质欲望、注重精神修养的价值观。 2. "归老田园了一生" - 注释:诗人选择回到田园生活,过上了一辈子的简朴生活。 - 赏析:这种选择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他可能对官场的厌倦或不满。 3. "半读半耕新事业" -
诗句释义及译文: - 第一句:“脱却重绵换夹衣,百般红紫斗芳菲。” - 注释:这里描述了春日里的农民脱去厚重的冬装,换上轻便的春装,准备开始新一年的劳作。 - 译文:摆脱了厚重的棉袄,换上了轻薄的夹衣,各种鲜艳的花朵争相斗艳。 - 第二句:“柳初飞絮桃初放,豆正抽苗笋正肥。” - 注释:描绘了春天里柳树开始飘落新絮(柳絮),桃花也盛开了,而豆子和笋类植物也开始生长。 - 译文
这首诗是一首祝贺佟太夫人生日的寿诗,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 从诗句“贤嗣干城树令名”可以看出,诗中赞扬了这位太夫人在家族中的地位和作用,她如同一位坚毅的将军守护着家庭的安全,并树立了良好的声誉。这显示了对太夫人的敬意与尊敬。 “遐龄天锡瑞河清”表达了对太夫人长寿的美好祝愿,希望她能享有健康长寿的岁月,就如同河水清澈般纯净无瑕,寓意深远而美好。 “春风入座安调息
香梦迷离同雪散,美人解脱自风流。 多情纸墨传神笔,树树梅花画并头。 注释:在梦中,香气和雪花一样飘散;美人解脱了束缚,自然流露出一种风流的姿态。多情的纸张和墨水都用来传神地描绘出了梅花的美丽,每一棵树上的梅花都被画成了连在一起的样子。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梅花画卷,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梅花的风姿和美人的风采。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