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禾
【注释】 1. 江东:指长江东面。 2. 河伯:神话中主管河水的神。 3. 蒹葭(jiān jiā):一种植物。 4. 南浦:泛指江边。 5. 归思:指思念故乡的情思。 6. 烦君:希望。 7. 赠:赠送。 8. 一帆风:顺风,即顺风而驶。 【赏析】 “渡江东河伯”,起笔突兀,以“无计”二字,表明自己无法摆脱流落江湖的命运,只能随波逐流。这句诗中的关键词是“渡”、“东”、“河伯”。其中
九日集君山 春天的旧地足可相会,秋天的色彩使老眼也感到舒适。 片片影子随风而动像衔着稻谷的大雁,乱蓬蓬的渔篷收拢在港口,鱼儿归港入潮。 清歌欲补莺簧好,游榼纷看水绘如。 天空中半空中无风,大家一齐脱去帽子,生气地把白发染白了。 【注释】: ①九日:即重阳节。 ②春申:春秋时楚国地名,今属江苏,这里泛指江南一带。 ③秋色佳哉老眼舒:秋天景色美好令人心旷神怡,使年迈的眼睛也感到舒服。
送梵林上人东游兼柬钱黍谷先生陈其年同学 自笑诗多蔬笋气,近来常伴梵公吟。 秋潮红蓼江边棹,夜雨青镫世外心。 忽系麻鞋追去雁,尚挥松柄落空砧。 东行傥遇陈惊座,为说相思苦滞淫。 注释: 1. 自笑诗多蔬笋气:自嘲写诗时喜欢用蔬菜、竹笋等自然景物。 2. 近来常伴梵公吟:梵公是佛教高僧,这里表示自己最近经常跟随他吟诵诗歌。 3. 秋潮红蓼江边棹:秋天的江水涨潮,红色的蓼花在岸边摇曳,形容景色美丽。
《癸丑除夜》 注释: 1. 寒气尽随春气发,狂飙送腊岁将新。 - 寒气:冬天的寒冷气息。 - 春气:春天的气息,通常指温暖和生机勃勃的气息。 - 发:散发、产生。 - 狂飙:猛烈的风。 - 腊岁:旧历年末,即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 - 新:新年,新开始。 2. 薄攒炉火难温酒,遍借朝衣不称身。 - 薄攒:形容火势微弱。 - 炉火:燃烧的火炉。 - 难温酒:难以使酒温热。 - 朝衣:早晨穿的衣物。
【注释】 争羡:怎可羡慕。 发(fā):头发花白。 烟萝:指山林,借喻隐居之处。 神仙宰相:指魏相国魏徵,唐太宗时为宰相。 钟鼎山林:指朝廷与山林,比喻官与隐。 黄独:一种草药名。 重许:再次准许。 苍生望:百姓的希望、期盼。 霖雨:久雨。 【赏析】 此诗是送别魏相国的一首赠别词,表达了诗人对魏相国归隐山林,淡泊名利,关心百姓的深切祝愿。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情感深沉
毗陵观竞渡 曾上蓬莱最上头,箫韶云际见龙舟。 暂留乡国逢华宴,不愧江湖作浪游。 彩鹢竞时歌吹乱,锦标夺罢水云浮。 翠钿戏袖饶行乐,谁问灵均万古愁。 注释: 1. 曾上蓬莱最上头:曾在蓬莱仙岛上的最高处。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2. 箫韶云际见龙舟:在如云的笙歌声中看到龙形的赛船。萧韶:古代一种吹奏乐器,这里代指笙。 3. 暂留乡国逢华宴:暂时留在故乡参加华丽的宴会。华宴:盛大的宴会。 4.
庸山诗为张庸庵赋 唐·李白 安石揪枰陆羽茶,辋川山色镜湖花。 尊前风月应无价,日草新诗付酒家。 注释:我给张庸写了首诗,他姓张名庸,是个僧人,住在庸山;安石,指陆羽,唐朝著名的茶叶专家;辋川,在今陕西蓝田县南,有辋川别墅,王维曾居此;镜湖,是杭州西湖的别称;风月,代指美酒佳肴;日草,即《日出入经》,道教经典之一;付酒家,指把新写的诗送给酒店里的人。赏析:这首诗是李白写给和尚张庸庵的一首赠答诗
【注释】 隔岁:隔了一年。 刀鲚:一种小鱼。 银鱼:一种小鱼。 官阁:官署。 倚槛:靠在栏杆上,指写诗。 早衙:官吏早晨的集合点名时间。 赏析: “隔岁”是“过了一年”,即去年。“带雪花”,说明寄书时雪花正飘落;“悠悠云树”则写出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梦回海国如闻雨,春近茅檐更忆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梦中仿佛回到了遥远的海外国家,听到阵阵春雨声,而当他靠近茅屋的墙壁时
送友人还金陵 秋风瑟瑟,送别友人回金陵。 萧条木叶落满地,更令人神伤心碎。 满天飞雪,但尊中无酒空余杯。 昨夜初寒,大雁南飞叫声凄切。 马足远冲黄叶路,我吟声徐入白鸥乡。 江南风景如画,却关情甚深难忘。 烟雨蒙蒙,秦淮河上的梦长长。 注释: - 屑瑟秋风送客装,屑瑟:秋天的瑟琴声。送客装:形容送别时的凄凉景象。 - 萧条木落更神伤:树木凋零,更加让人感到悲伤。 - 满天欲雪尊无酒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然后结合注释和重点字词理解诗意,概括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情感态度及手法等。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写秋色侵人高枕,官闲日闲;颔联写贫贱不问,性冷病相关;颈联写雨深成空谷,亭虚对远山;尾句写岩峦时入梦,适兴一跻攀。 【答案】 示例:秋天的气息笼罩着高高的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