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淹高枕,萧疏镇日闲。
官贫人不问,性冷病相关。
深雨成空谷,虚亭对远山。
岩峦时入梦,适兴一跻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然后结合注释和重点字词理解诗意,概括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情感态度及手法等。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写秋色侵人高枕,官闲日闲;颔联写贫贱不问,性冷病相关;颈联写雨深成空谷,亭虚对远山;尾句写岩峦时入梦,适兴一跻攀。

【答案】

示例:秋天的气息笼罩着高高的枕头,萧疏的日子悠闲自在。

官职贫穷,人们不问寒温,性情孤僻,疾病相随。

大雨滂沱,山谷空寂,虚亭面对遥远的群山。

山峰在梦中出现,我偶尔登山游览。

译文:秋天的气息笼罩着高高的枕头,萧疏的日子悠闲自在。

官职贫穷,人们不问寒温,性情孤僻,疾病相随。

大雨滂沱,山谷空寂,虚亭面对遥远的群山。

山峰在梦中出现,我偶尔登山游览。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秋色”“萧疏”等词语勾勒出深秋时节的景色,用“淹高枕”“闲”表现自己心境的悠闲自在;用“官贫”“人不问”表现自己的境遇之凄苦与孤独;用“性冷”“病相关”表现内心的冷漠和疾病的困扰。后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诗人用“深雨”“空”“虚亭”等形象描绘出雨后山谷的幽静之美,用“远山”表现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怀,最后通过“岩峦时入梦”和“适兴一跻攀”表达出诗人渴望亲近自然、游赏山水的情感。

全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艰难困苦中依然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孤独寂寞、渴望亲近自然的复杂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