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马黄,我马白,二马同逐我马劣。
君行直上层霄去,我马垂头太行陌。
饥来日晚历峻坂,欲上不上筋骨折。
解却金羁纵大荒,更与瑶池饱刍秣。
奔云掣电须有时,嘶向天门会相及。
君马黄,君马黄,我马白,我马白。
君马高,君马高,我马低,我马低。
注释:
- 君马黄/君马黄:比喻君(指对方)的马颜色发黄,显得尊贵。
- 二马同逐/二马同逐/二马同逐:比喻双方的马一起奔跑。
- 我马白/我马白:比喻我的马是白色的,显得卑微。
- 上层霄去/上层霄去:比喻君的马直上云霄。
- 垂头太行陌/垂头太行陌:比喻我的马低着头,在太行山的路上行走。
- 饥来日晚历峻坂/饥来日晚历峻坂:比喻饥饿时,晚上在陡峭的山坡上行走。
- 欲上不上/欲上不上:比喻想要前进却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前进。
- 筋骨折/筋骨折:比喻身体受伤或疲惫至极。
- 解却金羁纵大荒/解却金羁纵大荒:比喻摆脱束缚,自由自在地在大地上驰骋。
- 更与瑶池饱刍秣/更与瑶池饱刍秣:比喻得到了滋养,变得健壮。
- 奔云掣电须有时/奔云掣电须有时:比喻时机难得,需要有准备和把握。
- 嘶向天门会相及/嘶向天门会相及:比喻最终能够相见。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与对方马之间竞争关系的诗。诗歌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两匹马的不同状态和命运。其中,“君马黄”象征对方的马色彩鲜明,高贵;“我马白”则象征自己的马颜色普通,地位低下。然而,两者都是马,共同奔跑在一条道路上,展现了他们之间的竞争关系。
诗中还描绘了两匹马在不同环境下的状态和经历。例如,“君行直上层霄去”,表现了对方的马直冲云霄,而自己的马却低头前行,形象地展示了两匹马的竞争态势。又如,“饥来日晚历峻坂”,表现了自己的马匹在饥饿中艰难前行,而对方的马却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大地上驰骋,进一步突显了两者的不同命运。
诗中还有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解却金羁纵大荒,更与瑶池饱刍秣”,表达了诗人摆脱束缚,在大地上自由驰骋的愿望。这种自由的精神也成为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之一。
“奔云掣电须有时,嘶向天门会相及”这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机的把握和期待。他认为,只有当时机到来时,他才能真正展现出自己的实力,与对方相争一决雌雄。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也为全诗增添了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