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鈖
【注释】 归怀:作者晚年怀念往昔的游踪。平原:指徐州,徐州在汉高祖刘邦起兵反秦时,是刘邦所定的根据地。旧游:过去游览的地方。“偶”同“又”。乘兴一登楼:偶然乘兴而登上高楼。萧疏(sōu suō):稀疏、零落的样子。三年梦:三年间如梦一般。寂寞江:长江之水,渺无尽头,常使人感到愁苦。“拟逢”:想要遇见。青眼客:对人用青眼表示赞赏,这里指有才德的人。“移封”:指迁任官职。“醉乡侯”:指酒中神仙
【注释】 渔阳道中:指从京城出发,经由渔阳(今河北蓟县)到边塞的途中。渔阳,古郡名,因在渤海之北,故称。 平原:泛指京城附近的一带土地。怅望:惆怅眺望。 猎犬穿林出:猎犬在林子里奔跑。 滩声抱石流:水声撞击岩石发出的声音。 月明燕岭暮:月亮明亮,照在燕山岭上,天已黄昏。 霜结蓟门秋:霜冻凝结在蓟门(古时关隘名,在今北京昌平西南)上。蓟门,指长城关隘。 尚欲停车问:还想停下车来询问。 悲笳动戍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全诗为: 三入黄山今又来,诸峰偏向故人开。 林深夏带高秋气,瀑泻晴喧巨壑雷。 烟雨半沉舂药井,云霞全护炼丹台。 莫言竟日无多路,选步应知为惜苔。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三入黄山今又来,诸峰偏向故人开。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已经多次游览过黄山,而今天再次来到这美丽的山峰。这里的“诸峰”指的是黄山的各种山峰,“故人”则是指曾经来此游玩过的老朋友。 林深夏带高秋气
舟中 晴日动林皋,渔人荡轻橹。 晴朗的天气使得山林显得更加生机勃勃,阳光照在水面上泛起波纹,映照着周围的景物。 扁舟随意放,岩花齐欲吐。 小船在水面上随意漂泊,仿佛随时都会消失在风中。而山间的花朵也似乎在向人们展示着它们的美丽与娇艳。 村疏烟火稀,山深树石古。 远离村庄的地方,炊烟稀少,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山中的树木苍劲挺拔,石头则历经风雨依然屹立不倒,展现出大自然的沧桑与岁月的痕迹。
【解析】 “水自回环径自分”的意思是:山间的溪流自成曲折,自然分开。“看山岂惜往来勤”的意思是:游览名山何必怕走远路。“烟鬟黯淡将梳雨”的意思是:山峰被云雾笼罩,如同女子梳理着鬓发。“石齿崚嶒欲啮云”的意思是:岩石高耸,犹如牙齿一般,好像要咬断云彩一般。“曲邃若非亲阅历”的意思是:曲折深远的山景如果不是亲自经历,怎么会知晓其中奥妙呢?“幽奇端不付传闻”的意思:奇特美妙的地方,是不会随便告诉人的
三入黄山今又来,诸峰偏向故人开。 林深夏带高秋气,瀑泻晴喧巨壑雷。 烟雨半沉舂药井,云霞全护炼丹台。 莫言竟日无多路,选步应知为惜苔
清代诗人曹豳,字西士,号东亩。 生于1170年或1172年(一说1170-1249),卒于约1230年。他的生平和成就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曹豳是南宋瑞安曹村(今属浙江)人,早年家道中落,但并未因此而影响其对文学的追求。曹豳的才华得到了当时社会的认可,他在嘉泰二年(1202年)进士及第,并历任官职,最终担任浙东提点
清代诗人曹豳,字西士,号东亩。 生于1170年或1172年(一说1170-1249),卒于约1230年。他的生平和成就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曹豳是南宋瑞安曹村(今属浙江)人,早年家道中落,但并未因此而影响其对文学的追求。曹豳的才华得到了当时社会的认可,他在嘉泰二年(1202年)进士及第,并历任官职,最终担任浙东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