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空怅望,故国已荒丘。
猎犬穿林出,滩声抱石流。
月明燕岭暮,霜结蓟门秋。
尚欲停车问,悲笳动戍楼。

【注释】

渔阳道中:指从京城出发,经由渔阳(今河北蓟县)到边塞的途中。渔阳,古郡名,因在渤海之北,故称。

平原:泛指京城附近的一带土地。怅望:惆怅眺望。

猎犬穿林出:猎犬在林子里奔跑。

滩声抱石流:水声撞击岩石发出的声音。

月明燕岭暮:月亮明亮,照在燕山岭上,天已黄昏。

霜结蓟门秋:霜冻凝结在蓟门(古时关隘名,在今北京昌平西南)上。蓟门,指长城关隘。

尚欲停车问:还想停下车来询问。

悲笳动戍楼:悲壮的号角声传遍了边关的戍楼。

【赏析】

《渔阳道中》是唐代诗人王昌龄被贬为江宁丞时所作七言绝句组诗。此诗第一联写景,第二联写情,第三联转写景,第四联写情,全篇意境苍凉。

首联“平原空怅望,故国已荒丘”,诗人登上蓟门,遥望着故乡,但只见一片空旷的原野和荒芜的丘陇,不由感慨万分,无限凄凉。

颔联“猎犬穿林出,滩声抱石流”,写自己驱马奔驰于崎岖的山路上,耳听猎犬在林间奔走,目视滩头水流冲击着礁石。这一联,以动衬静,以乐景写哀情,写出了旅途的艰辛与凄清,表现了作者羁旅漂泊、忧心忡忡的愁苦心情;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颈联“月明燕岭暮,霜结蓟门秋”,诗人仰望星空,一轮明月高悬在空中,照亮了燕山之岭,而天已近黄昏,寒霜凝成了一层厚厚的白霜,落在蓟门上,给这深秋的蓟门披上了一层银装。这里描绘了一幅幽美的图景,使整个诗作的意境更加深邃。

尾联“尚欲停车问,悲笳动戍楼”,诗人不忍离去,想停车打听消息,可是听到那悲壮的号角声却不由自主地被它所感染。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