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频嚏客心惊,知赋停云季子成。
水郭大都凄乳燕,溪山谁与听啼莺。
援琴有操时招隐,细雨无尘想劝耕。
为报别来相忆苦,风流文采不胜情。
译文
春风频频使客心动,知道是季子因赋诗而停笔。
水郭都城凄凉如乳燕,溪山之间谁听啼莺?
援琴弹唱时想隐居,细雨绵绵无尘想劝农。
为你报来别后思念苦,你的风流文采令人不胜情。
注释
- 春风频嚏客心惊:这句描述了春风的吹拂让客人感到不安。春风常常使人感到寒冷,所以这里用“嚏”来形容风声,表达出春天的寒意和客人的不适感。
- 知赋停云季子成:这句表达了诗人知道是谁因为赋诗而停下手中的工作。季子指的是春秋时期的吴国公子季札(也称季札)。这句话意味着,诗人通过诗句中的典故得知是季子在赋诗,并因此停止了自己的工作。
- 水郭大都凄乳燕:这句描绘了水郭(水边的城市)的景象,其中“大都”是指城市的主要部分。这里的“乳燕”指的是燕子,因为它们孵化出来的时候是白色的小雏鸟,就像婴儿一样。这句诗表达了对燕子的怜惜之情。
- 溪山谁与听啼莺:这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在这里,“溪山”指的是山中的溪流和山峰,而“啼莺”则是黄莺的叫声。这句反映了诗人渴望远离尘世喧嚣,寻求自然美景的愿望。
- 援琴有操时招隐:这句表现了诗人想要隐遁的愿望。这里的“援琴有操”可能指的是弹奏古琴的动作,而“有操”则表示有计划、有目的。这句表明诗人希望通过音乐来寻找隐居之地,过上隐士的生活。
- 细雨无尘想劝耕: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农事劳作的理解和尊重。在古代中国,农民耕种是非常重要的活动。这里的“细雨无尘”可能指的是雨后的清新景象,而“想劝耕”则表示希望农民继续耕作以维持生计。这句反映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敬意。
- 为报别来相忆苦: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之苦的理解。当朋友分别时,他们会感到悲伤和痛苦,所以这里的“相忆”指的是相互思念。这句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哀思。
- 风流文采不胜情: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横溢的赞赏之情。这里的“风流文采”指的是文人的才情和风采。这句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文学才能的高度评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春风、停云、乳燕等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援琴弹唱、劝耕等行为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以及对友人离别之苦的理解。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